开国大典8.6

The Birth of New China

(1989)

李前宽导演谈剧本

李前宽接受《开国大典》这个剧本时,正在和肖桂云编导一个十集电视剧《血洒故都》,写的是李大钊被捕就义的故事。因时间很紧,李前宽和肖桂云就兵分两路,李前宽筹备《开国大典》,肖桂云继续完成《血洒故都》。11月11日,《开国大典》正式在中南海开拍。

11月11日一开始,就是重场戏。这场戏是表现毛泽东与毛岸英在“开国大典”举行之前的一次谈话:毛泽东让毛岸英下基层去,其中带有许多哲理性思想及对中国未来的预测。同时又拍了蒋介石与蒋经国的对话,以此形成一种对照。拍完这一大段戏后,马上就拍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当时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领导人物都要再现银幕,而且要服装整齐造型讲究。剧组请了北京合唱团,总政的老战士和退休干部来当演员,其中还有十几位军级干部。他们都为自己有机会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从而再现这段历史感到高兴。[1][1]

各地支持拍摄

《开国大典》耗资650万,摄制组从北京到西北坡到长春,走遍了大江南北12个省市。每到一地拍戏,当地人都给予热情支持。剧组曾在西北坡的深山中拍过一场毛泽东和人民一起观看篝火的戏。当地老百姓得知消息后个山村沸腾起来象过年一样热闹。连老人、孩子都来了,他们运来了一万五千斤干柴,借了十面大鼓,还借来了“霸王鞭”人们从下午两点一直狂欢到深夜。[2][2]

全实景拍摄

全片都是在实景中拍摄的,拍蒋介石逃跑的戏,就是从溪口到宁波、杭州、上海、南京按照蒋介石当年逃跑的路线拍摄,一直追踪到蒋介石逃往台湾。此外,宋庆龄的戏是去上海宋庆龄故居拍摄的。剧组是在真实的环境中再现当年的历史。[3][3]

把握宏观和微观两大方向

《开国大典》有着非常大的信息量,有以真实史料为依据的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李前宽认为,剧本站在历史的高度。在执导影片时李前宽在宏观上追求大笔墨地铺排时代背景和战争场面,不拘泥于具体战争具体事件,而是调动一些造型场景去勾画历史背景和历史框架。微观上,在人物的塑造特别是毛泽东、蒋介石心态的揭示上下了较大的笔墨。一改过去对领袖人物不全面的、概念化的描写,要求演员古月抹掉在过去的表演中那个一手叉腰一手挥动的动作,在生活细节中演出过去毛泽东形象中没有的东西。[4][4]

多种表现手段

在资料的选择上,李前宽肖桂云做了大量筛选,做了许多案头工作,对资料的时间、方向、镜头的大小和运用都做了许多周全的考虑。在新旧影片的衔接部分,李前宽着茶色做旧处理,做出了一 种渐变效果。在表现手段上,不拘泥于一种。光追求纪实效果不行,还得运用再现、表现、浪漫、象征、比喻、虚实结合等多种手法,调动一切可行的办法,这样才能张扬出内心的情绪,将《开国大典》拍成一部以纪实为基础的、强化表现性的史诗性的巨片。 在纪实性上要求稳定、有张力、朴实无华,不搞推拉摇移,要求大气度、大手笔,宏观和微观结合,强调总体风将上的庄重、朴素和凝重。[5][5]

参考资料

  • [1] 相韦.艺术地再现历史——长影导演李前宽谈《开国大典》[J].电影评介,1989,(23).
  • [2] 相韦.艺术地再现历史——长影导演李前宽谈《开国大典》[J].艺术评介,1989,(23).
  • [3] 相韦.艺术地再现历史——长影导演李前宽谈《开国大典》[J].电影评介,1989,(23).
  • [4] 相韦.艺术地再现历史——长影导演李前宽谈《开国大典》[J].电影评介,1989,(23).
  • [5] 相韦.艺术地再现历史——长影导演李前宽谈《开国大典》[J].电影评介,19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