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xious to Return
(1979)
剧本来源
1960年,编剧李克异应八一厂之约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杨靖宇》,一直写到1961年。李克异由于工作关系曾接触过冯仲云等抗联将领,熟悉抗联的发展史,而为创作《杨靖宇》,他又翻阅了大量抗联初创和发展时期的资料,虽然后来剧本暂时搁置,但抗联英雄们的事迹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中。这时,李克异看了一部外影片,影片塑造了一个对生活感到迷茫的反法西斯英雄。他受到触动,认为自己也有义务塑造出抗联英雄和东北人民中的典型人物。所以,他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写出了剧本《一片归心》(后改名《归心似箭》),并得到了八一厂的厂长陈播和导演李俊的支持。[1][1]
角色选择
扮演魏得胜的赵尔康相貌一般,所以对于选他演男主人公,剧组中有不同意见,很多人主张应该选一个英俊的男演员,在试戏时,斯琴高娃也觉得面对赵尔康“爱”不起来。李俊则认为,魏得胜应该是一条折腾不死的硬汉子,在战争环境下,细皮嫩肉的白面书生经不起摔打,他看重的正是赵的农民气质和艺术潜力。[2][2]
摄影理念
摄影师陈振中、杨光远根据剧情,决定影片的色彩基调应该是粗犷厚重、色彩浓重,影调鲜明有力。因为影片故事贯穿春夏秋冬四季,为了选好适合的剧情的环境,摄制组到黄山、天目山、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选景。通过比较,摄影师认为黄山、天目山色彩丰富,但园林味重,不够粗犷,没有原始森林的气势。最后决定冬季外景在牡丹江小北湖林场,秋季外景在伊春地区五营林场,春夏季淘金、矿井部分的外景则在北京近郊拍摄。[3][3]
影调选择
由于影片的冬、春、夏三季节的情节是表现魏得胜死里逃生的经历,所以在色彩运用上,陈振中、杨光远有意避开鲜艳、明快的色调,而选用低沉、浓重、灰蓝色的基调,故而很多场戏是利用阴天或日落后天黑前抢拍的。例如,齐大爷送魏得胜上路的戏,按分镜头脚本是在晴天拍摄。但摄影师从“清时时节雨纷纷”的诗句中受到启发,建议改为阴天拍摄。在拍摄时,他们还用消防车人工“降雨”,放白烟,制造出雨后云雾迷茫的气氛,以此来暗示魏得胜前途坎坷不平,烘托齐大爷与魏得胜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而影片后半部分,魏得胜在玉贞家养伤。陈振中、杨光远依据剧情的转化,采用偏暖的基调,以让画面看起来色彩丰富、明快。[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