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zard of Oz
(1939)
改编
为了拍摄本片,米高梅不但购买了莱曼·弗兰克·鲍姆小说的改编权,还取得了1902年同名音乐剧的改编权,影片中的故事情节由小说和音乐剧共同改编而成。其中米高梅为取得小说的改编权支付了75000美元,在当时可谓登峰造极。
本片先后由5位导演接手,第一位是理查德·托普,他只拍摄了两周,所有镜头都未出现在最终版本的影片中;第二位是乔治·丘克,他没拍摄任何画面,只是调整了朱迪·加兰和雷·博尔杰的妆容;随后接手的是维克多·弗莱明,弗莱明拍摄了影片的大多部分,直到他因《乱世佳人》而退出;最后,金·维多拍摄了剩余的场景。另外,制片人茂文·勒鲁瓦也曾在过渡期客串导演。[1][1]
选角
电影上映后,朱迪·加兰荣获第12届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当年最佳童星特别奥斯卡奖” ,并且迅速走红。然而米高梅公司为了维持朱迪的少女形象,就不断给她喂药,工作疲困时让她吃兴奋剂,夜晚失眠就吃安眠药,控制体重喂她漂亮药,长期以来形成了严重的药物依赖。[2][2]雷·博尔杰起初应该扮演铁皮人,但他执意要演稻草人,因为他的偶像弗雷德·斯通曾在1902年的舞台上扮演过稻草人。而巴迪·埃布森是最初扮演稻草人的人选,两人只好对调,但埃布森因锡皮人化妆用的铝粉发生了过敏反应,只好放弃表演。而弗雷德·斯通确实曾为扮演稻草人的人选,但当时他已经65岁,实在无法胜任这个角色。 最初,制片方曾打算将女巫打扮成妖冶的美丽女子,茂文·勒鲁瓦请来米高梅的大美女盖尔·桑德迦扮演,但这位性感女巫的出现让故事情节出现了漏洞,无奈之下,必须将女巫的形象改得丑陋不堪,而发现自己面目全非的桑德迦拒绝扮演这个角色。最终,玛格丽特·汉密尔顿接替了她。片中大法师的角色最初是为W.C.菲尔兹所写。制片人茂文·勒鲁瓦希望由艾德·温来扮演,但被其拒绝。米高梅的亚瑟·弗里德则希望找到菲尔兹,支付给他75000美元的片酬,而菲尔兹想要10万。后来菲尔兹的经纪人在信中说道,菲尔兹拒绝片约是因为要着手创作《不能欺骗老实人》的剧本。[1][1]
音乐
《绿野仙踪》中加入的音乐具有原创性。比如朱迪·加兰演唱的的主题曲《飞越彩虹》,首先将故事主人公小女孩的内心进行简单的描述,用音乐将其心声进行展现。这首主题曲虽然具有舒缓性,但是却不少激情的旋律,将桃乐丝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进行缓缓的体现。在小女孩寻找最厉害的巫师途中出现稻草人、铁皮人、狮子时,插入的音乐将这些出现的人物、形象的特征进行描述,在整部电影中插曲和主题曲的使用很少,重要是使用纯音乐将其进行代替。影片中的音乐主要是对角色的塑造和剧情进行强化。比如说在电影中出现好的一面时,会以轻松舒缓的音乐,在电影中出现诡异、恐怖的场景时,会将音乐风格转变成急促、紧张、诡异,比如说在电影中坏女巫出现时,采用的音乐就具有诡异性。因为这部作品的产生比较早,所以采用的音乐以交响乐为主。这部歌舞电影也很适合使用交响乐进行配乐,将故事的情节、人物等进行渲染和烘托,更好地表现故事的感情和情节的发展。[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