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7.5

Diau Charn

(1958)

1958年初与邵氏公司签约的导演李翰祥受到中国内地摄制的黄梅戏曲电影《天仙配》(1955)启发,说服公司出资拍摄黄梅调歌唱片《貂蝉》,此举终于一圆李翰祥多年来拍摄古装巨片的梦想。曾获亚洲影展最佳编剧奖的《貂蝉》完全以《三国演义》原著文字为基础,文白夹杂的台词与五〇年代话剧色彩浓厚的古装文艺片相较,并无独到之处;严格说来,若无李翰祥保证的“全部(黄梅调)古装歌唱”,以及为因应“古装”和“歌唱”两个特点所作的各种尝试、调整,《貂蝉》可能只会是一部穿上水袖表演的林黛电影,然而,在影片卖座纪录巩固之下,《貂蝉》及之后的《江山美人》鬼使神差地结合“黄梅调”和歌唱片风潮,成功催生了这一系列并非源出正宗的新“黄梅调”电影类型。 换句话説,李翰祥当时的焦点主要在“古装”,邵氏公司的兴趣则落在“歌唱”,黄梅戏曲之所以成为《貂蝉》全片的音乐主体,主要还是港九国语影坛对于《天仙配》卖座所引发出的连串效应,“黄梅戏曲,在李翰祥、邵氏以及其他电影工作者眼中瞬间被抬升至一个结合民间艺术、影界商机,甚至文化乡愁的综合体,《貂蝉》便是在这样的工业与艺术氛围下,展开筹备工作。 细观《貂蝉》,我们不难发现这确是一部实验色彩极为浓厚的暖身作品。尤其许多李翰祥导演手法的“注册商标”——如繁复的推轨镜头与人物行动路线、层层掩映的布景装置(帘幕、窗漏、竹叶松针等),或者不仰赖对白,仅靠演员眉眼表情演绎的“默片段落”等,在片中虽未臻成熟,却已燥然备陈,例如在“拜月”段落中貂蝉于庭园里迂迴曲折的行动路线,乃根植于中国宫廷及园林建筑设计的美学概念,日后更成为李翰祥所有古装大片的场面调度基础。拍摄时邵逸夫要求影片“从头唱到尾”,当时香港能获得的黄梅戏资料有限,模仿对象也极为有限,故而曲作者王纯和林声翕在作曲时并不完全考虑大陆传统的黄梅戏唱腔,实际上,他们在当时也无法做到。这样的作曲方式将黄梅戏的地方方言色彩剥离,转而变成了一种类似于流行歌曲的形式。当时《貂蝉》中的演员就是电影演员,而非戏曲演员,演唱由专人配唱,为貂蝉配唱的是当红女星静婷。在这样的黄梅调唱段中,不仅有传统的黄梅戏韵律,也有时代金曲的时尚元素。 摄影杨钧:“彩色摄影中先决定的是colouqualiyofillumiaio(摄影场照明的质素)(我们)只好不冒困难决定在oe(调子)的方面全力顾到colousauaio(彩色的饱和),换而言之,以美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