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lls
(2000)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当有人提出质疑传统价值观和突破道德底线的奇谈怪论时,总会被人视为大逆不道的社会毒瘤。18世纪,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小说家萨德侯爵成为了乱世之中的众矢之的,萨德主张为了性自由而不惜违背道德、信仰和法律,他的作品中充斥着奸淫、兽交和恋尸,而“性虐待”(Sadism)一词就直接由他的名字演变而成。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他的狂放言论仍让我们震惊不已。《鹅毛笔》正是以热辣的黑色喜剧手法展现出萨德的最后岁月,从而大胆的重提争议话题,并向严酷的审查制度发起挑战。 本片根据道格·怀特的舞台剧剧本改编而成,怀特旨在将萨德亵渎信仰和有悖道德的色情观融入到一个疯狂的爱情故事当中,而菲利普·考夫曼更希望将其拍成电影。曾编导过《太空英雄》、《布拉格之恋》和《情迷六月花》的考夫曼一直对萨德很感兴趣,他说:“我总会被过激的文学作品吸引,因为它扩充了常人的观念,而萨德似乎在用极端的行为撕碎那些伪君子道貌岸然的嘴脸。” 怀特对萨德最初的了解源于友人赠送的一本传记,从此他开始了长达10年的研究。“我被萨德侯爵狂乱的人生脉络深深吸引了,”怀特回忆说,“我开始如饥似渴的阅读他的所有作品,我从未看过如此激荡和极端的文学作品,萨德的不羁言辞足以在任何时代都登峰造极。我们早已对性和暴力习以为常,可萨德却让我们领教了震惊的极限。”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怀特发现了受拿破仑指派为萨德提供治疗的罗耶尔·科拉尔医生,并决定以此为起点展开剧本。 在怀特的精心打造下,舞台剧《鹅毛笔》不但赢得了广泛好评,还一举摘得了当年的奥比奖(Obie),而独立电影制作人朱莉娅·蔡斯曼和尼克·维切斯勒也立即发觉了《鹅毛笔》的电影潜力。“对我们来说,这部戏剧很有感染力,”查斯曼说,“虽然主人公在很多方面令人震惊和反感,但他的故事会在当今的世界引起强烈共鸣。凭借笔触优美的故事,我们可以讲述艺术语言的自由,以及思想原本就应该无拘无束,不管你怎样束缚,思想都不会停止。”当得知菲利普·考夫曼有意执导本片时,查斯曼和维切斯勒惊喜万分,“我们需要一位非常特别的导演,因为影片素材危险而复杂,只有高智商、高水准的导演才能掌控,”维切斯勒说。与考夫曼的密切协作让亲自改编剧本的怀特感触颇深:“菲利普对我作品的风格和幽默了如指掌,而且很快成为了一名萨德专家。他能看透我的灵魂,在他的推动下,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超常境界。” 花絮 为研究萨德的角色,杰弗里·拉什曾与一位心理学顾问一起研究萨德另类嗜好的成因。 萨德在片中反复哼唱的旋律是法国儿歌《Au Clair de la Lune》,其中的第二句歌词与本片非常贴近,意为“把你的鹅毛笔借给我让我写下文字”。 杰弗里·拉什的妻子简·梅尼罗斯在片中扮演了萨德的妻子。 杰弗里·拉什执导了精神病院中上演的戏剧。 影片道具部门曾努力寻求萨德的精确食谱,以打造出最后场景中的“墨水”。 在片中扮演精神病院患者的演员确实都患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