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玛丽的婴儿8.3

Rosemary's Baby

(1968)

幕后制作   本片根据1967年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成,在小说尚未出版之前,威廉姆·卡索就拿着小说校样找到派拉蒙制作部主管罗伯特·埃文斯,要求立即买下改编拍摄权。派拉蒙上层充分肯定了影片的商业潜力,同意与擅长拍摄小成本恐怖片的卡索签约,但不希望由他来担纲导演。卡索后来在片中客串了在电话亭等待罗丝玛丽结束通话的男子。   埃文斯一直非常欣赏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欧洲片,他希望能说服波兰斯基将《罗丝玛丽的婴儿》作为其进军美国影坛的首次尝试。埃文斯深知身为滑雪爱好者的波兰斯基急于拍摄一部与体育有关的电影,于是将《下半生赛跑者》的剧本连同《罗丝玛丽的婴儿》的校样一并寄给波兰斯基。经过彻夜长读之后,对小说产生浓厚兴趣的波兰斯基告知埃文斯他希望有机会改编和执导本片。当时波兰斯基从未改编过剧本,他不知道剧本可以有别于原著,所以本片极端的忠于原著,甚至很多对白都原封未动。在设计盖伊想买《纽约客》广告中的衬衫的场景时,对衬衫样式一筹莫展的波兰斯基不得不向小说作者艾拉·莱文求助。   波兰斯基认为罗丝玛丽应该是一个活力四射、身材匀称的邻家女孩,他本想让塔斯黛·韦尔德或自己的妻子莎朗·塔特饰演这一角色,可当时小说还尚未成为畅销书,埃文斯无法确定单凭片名就能吸引观众,所以让成名演员领衔主演至关重要。虽然最终当选的米亚·法罗当时仅出演过《巴塔西的枪》和《东西柏林间谍战》,但热门电视系列剧《冷暖人间》和与弗兰克·辛纳特拉的婚姻已经让她家喻户晓。波兰斯基认为法罗过于清瘦,但还是决定让她扮演罗丝玛丽。法罗加盟本片激怒了辛纳特拉,因为他在结婚时就要求法罗退出演艺圈,在影片拍摄期间,辛纳特拉提出离婚,为了挽救婚姻,法罗请求埃文斯解除合同,而埃文斯用影片的初剪片段和有望获得奥斯卡提名说服了法罗。   波兰斯基本想请好莱坞老戏骨出演本片,可他根本叫不出名字,无奈之下,他只好绘出每个角色的画像,然后再对号入座,最终当选的拉尔夫·贝拉米、帕茜·凯丽、小伊莱沙·库克、菲尔·利兹和霍普·萨默斯都与波兰斯基的画像极其相似。   法罗曾经不愿拍摄精神恍惚的罗丝玛丽迎着车流走在马路中央的场景,波兰斯基指着她的大肚子说:“没人愿意撞到一个孕妇。”鼓足勇气的法罗真的走进了车流,因为没人愿意冒险,所以波兰斯基只好亲自用手持摄影机跟随法罗完成拍摄。 作者:心火 ·曼哈顿上西区的达科他大楼在本片中重新命名为布莱姆渡(The Bramford)。 ·就是在拍摄该片期间,米娅·法罗收到了她当时的丈夫弗兰克·西纳塔的离婚协议。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原定是该片的导演。 ·当时盛传一个谣言,说撒旦教会的创始人安东·拉维为电影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在其中一个场景中把撒旦描绘成怀孕。这一点是错误的,因为安东·拉维和这部电影从来没有任何关系。 ·奥斯卡最佳剪辑提名者萨姆·奥斯汀随后导演了续集:《瞧瞧罗丝玛丽的婴儿究竟怎么了》Look What's Happened to Rosemary's Baby (1976) (TV)。 ·1969年,女演员莎朗·塔特,即该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当时已经身怀六甲,被查尔斯·门松及其同伙将她杀害,他们说自己的死亡狂热行为是受到了披头士乐队1968年的一首歌曲"Helter Skelter"的影响。披头式乐队主唱约翰·列侬(在1980年遇害),曾经在曼哈顿住过的公寓,就叫达科他,正是Rosemary's Baby拍摄的场地。 ·影片中的催眠曲是米娅·法罗自己演唱的。 ·这是罗曼·波兰斯基第一部改编作品,非常忠实小说原著。甚至是其中的每段对话、色彩的安排以及服装都是严格按照小说执行的。 ·据米娅·法罗说,罗丝玛丽在马路上行走的场景完全是自发和真实的。罗曼·波兰斯基曾经对她说“没有人会想去撞倒一个孕妇的”。 ·这是罗曼·波兰斯基在美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他在美国的首部电影本来是Downhill Racer (1969),但派拉蒙公司的罗伯特·伊万斯后来认为该片才更合适波兰斯基。 ·米娅·法罗在电影中有个场景,的确吃的是生肝脏。 ·罗丝玛丽(米娅·法罗)对特里·基诺菲洛(安吉拉·多里安)说:“我以为你是那个女演员维多利亚·维奇”,特里的回答是:“每个人都这么说,可我却没有发现有什么相似之处。”维多利亚·维奇是安吉拉·多里安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