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镜6.1

Mirrors

(2008)

并非一部翻拍片   法国导演亚历山大·阿嘉连续通过几部恐怖作品,已经在美国电影工业中慢慢地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如今,他凭借着这部最新的作品《鬼镜》,再一次走到台前接受世人的检验。在结束了影片的拍摄工作之后,阿嘉和他的编剧兼制片人格莱高利·莱瓦瑟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扔在了剪辑室当中,与他们一起的,还有影片的正牌剪辑师巴克斯特……由于外界已经传得沸沸洋洋,说《鬼镜》是2003年由金成浩自编自导的韩国影片《照出冤灵》的翻拍版,阿嘉特别对此说法进行了驳斥,声称虽然两部影片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   作为导演的亚历山大·阿嘉同时还是影片的编剧之一,他让整个故事围绕着在着了一场大火的商场中做保安的本·卡森展开——本发现,商店里的镜子都拥有了一种魔力,能够呈现出人性中最糟糕的一个层面,阿嘉说:“我们确实收到了一个名叫《照出冤灵》的电影剧本,但在此之前,包括我和格莱高利·莱瓦瑟在内,我们真的没有看过那部韩国版的原著影片。说实话,当我们初步浏览了剧本之后,对里面讲述的那个故事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兴趣,至少从角色到恐怖元素,都没有引起我们的共鸣。不过,我们都很喜欢这个以‘镜子’作为前提的电影点子,所以才会去挖掘其背后有没有什么值得寻味的故事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地开始意识到,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只要看到镜子,都会不由自主地去照照。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自己一天要照多少次镜子,这听起来确实有点疯狂,你一天可能从镜子中看10次、30次甚至100次自己,有些人,对自己的身影可以说是到了一种迷恋的程度,当然,那种没办法接受自己映在镜中的形象的人,也是存在的……总之,这个数据带给我们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另外,我们还查阅了一些与镜子有关的习俗,比如说,许多宗教都会有相似的忌讳,那就是当人死去的时候,屋子里所有的镜子一定都要遮住,因为你不会希望镜子成为与另一个世界连接的通道。从这时开始,对于我们来说,有关镜子的故事,才变得有意义起来。”   韩国版本的《照出冤灵》关注的焦点并不是人们对镜子的迷恋程度,亚历山大·阿嘉接着说:“其实不仅仅是原著,好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种专门讲述人对镜子的依赖的电影长片呢,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是没有。因此,我们决定以‘镜子’为故事根基,同时还把韩国版的影片找出来,看看里面是不是具备一些我们可以直接采用的场景。当然,看过《照出冤灵》之后,我们发现自己仍然是兴趣缺缺,但为了以示‘公正’,总要意思意思的,毕竟我们从中借鉴了一个非常主要的情节线索。要说现在的鬼故事真的是大同小异,没什么特别之处,于是我们通知代理公司,说我们会提炼剧本中的一些灵感,去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超自然恐怖电影,新版影片的关注点仍然在镜子身上,但我们希望它至少可以具备像《闪灵》那样的风格调调……最终,我们说服了代理公司,开始大刀阔斧地修改剧本,可以说几乎没有使用原来的内容,而是制作了一个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们自然可以说《鬼镜》并非真正意义的翻拍片,因为它在内容上从逻辑到恐怖程度与之前的作品都是完全不同的。” 用场景分析故事   到了新版影片《鬼镜》中,似乎也只有第一组场景能够与原著联系到了一起了,画面是在一片漆黑中开始的,粗重、嘶哑的呼吸声向四周渗透开来。很快,我们就能模糊地看到一个头发有点微秃的商店保安,仓促地走进一个一点灯光都没有的地铁隧道,却被大铁门阻住了去路……亚历山大·阿嘉之前已经通过像《血色月亮》和《隔山有眼》这样的电影作品证明了自己截然不同的视觉品味,这一次,他仍然通过摄影方面的某些细节和色彩运用,迅速让整个影像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一个清晰可辩的烙印,即使这组场景完全照搬韩国版的《照出冤灵》,阿嘉却拍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仍然是那个有点谢顶的男人,他闯进了一扇鲜红色的大门,并快速走进一间休息室,他尝试着将一台自动贩卖机从房间的另一头拖过来,想用它顶住房门,可是推到一半的时候却停止了……有什么东西在外面,有什么东西是为他而来的。这时候,他周围所有的衣橱的门都打开了,每一个衣橱里面除了镜子外空空如也,而镜子则映出了他那张被吓坏了的面孔,这名保安转身面对一个巨大的镜子中的自己,恳求道:“我没有想要逃跑!”   镜面突然出现裂缝,最终碎成了一块一块,参差不齐的玻璃碎片开始从镜面脱落,掉到地板上,警卫被他在镜子中破碎的面容吓坏了,惊恐地说:“我不想死!”镜子中的影像冷笑,俯身从地板上捡起一块碎片,并把它当成一把匕首插进了自己的喉咙,狠狠地划出了一道大口子--最令人恐怖的影像随即出现了,当镜中的影像将玻璃碴划向自己的时候,现实生活中的那个人喉咙也喷涌出粘粘的红色血液,向四周飞溅……如此恶心的内容设置,保不齐这部影片上映之后,镜子就会成为继手机之后,下一个容易让人产生惊恐情绪的日常用品了。亚历山大·阿嘉在影片正式开拍之前就提醒过美工师,“血浆”作为这里讲故事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必须得需要多少提供多少,绝不允许出现“短缺”的情况,阿嘉表示:“我们刚刚结束和MPAA的拉锯战,好在整个过程并没有我们预想地那般惨烈、刺激,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过于顺利了。不知道这次MPAA抽的是哪门子风,突然变得好说话起来,虽然多多少少感到有点惊讶,但我们对于这样的结果还是非常欣慰的,因为它至少允许我们可以放心去制作那个我们一直想要的故事,而且我根本就没有准备好足够的胶片,没办法剪出一个‘未分级’的版本来,我们必须要确定MPAA对此事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扩张某个关键的场景。最终,得到了MPAA的首肯后,我们为影片延长了差不多5分钟的时间,主要是用来展示一个特别的画面,也许它不会让你觉得整个故事更加恐怖、更加可怕,却是你未曾见过的。”   为了更好地突显出《鬼镜》的与众不同之处,亚历山大·阿嘉还特别用另一组场景进行了说明,以艾米·斯马特的角色安吉拉·卡森作为切入点:安吉拉是本的妹妹,在本被妻子赶出家门后,安吉拉收留了他--相信男士们会对这部分画面表示现极大的兴趣,因为这里所展现的,是斯马特的裸体。与影片一开始的那组场景有点相似,斯马特照了镜子之后,身体虽然离开了,她的影像却被固定在了镜子当中。斯马特在镜子中的面容完全可以用狰狞二字来形容了,当“她”看到自己的实体脱光了衣服躺在了一个盛满热洗澡水的浴缸里,用滑腻腻的肥皂泡涂满全身时,“她”分别抓住了自己的下颚和上面的牙齿,将脸一下子撕开了。当“她”在镜子中做这些可怕的动作时,我们看到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对浴缸中的实体做了一模一样的事,她的脸的下半部从脑袋剥离开来,我们甚至能够看到上面鲜血淋淋的骨头和肉,她的舌头垂在外面,躺在水里的身体一阵阵地痉挛,红色的血液很快就覆盖了浴室的瓷砖地板……好在这个足以被归类到X级的镜头并没有困扰MPAA的判断,编剧之一格莱高利·莱瓦瑟说:“我们谁也猜不透到底是什么原因,也许他们真的喜欢这部影片,也许他们觉得这些镜头很棒,也许这就是他们最想看到的,总之最后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阿嘉则插嘴道:“我们还有一组场景,内容是有关一位母亲割断了她的小女儿的喉咙,如今看来,这似乎也构不成任何问题,那位母亲在镜中的影像接管了整座房子,然后她抓住了那个只有7岁的小女孩,直接割开了她的脖子。”   亚历山大·阿嘉还选择了另一组场景进行分析和强调,想要进一步展示影片的特色:这一部分讲述的内容发生在纽约市,看起来就像是一家真正的百货商店,惟一不同的是,商店里全都是光可鉴人、摆放位置古怪的镜子……实际上,这组场景是在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拍摄完成的,而商场的内部构造和外部景观选择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建筑物,相隔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为了更好地体现这部分的纽约特色,美工组特别制作了一块画有纽约景象的背景布,用做整个场景的填充背景,阿嘉说:“用这种方法制作一部电影是非常有趣的,不过我们后来又去洛杉矶补拍了一些内容,另外,我们还在新泽西的一所房子的内部取了一些景。其实早在我们写剧本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把商场同样当成故事中的角色去对待和处理,所以我们才会特别去布加勒斯特,在那里寻找已经被废弃的巨大建筑物,这样我们可以有效地掌握一切,能够重新装饰建筑物内部的一切而不受任何限制,然后再把它伪装成一处真实的拍摄现场。”·当影片在布加勒斯特拍摄时,另一部好莱坞作品《黑暗崛起》也在同一个地方实地取景,据说两部影片因为当地电影工作者的分配问题,而产生了一些争执,闹得很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