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13th Warrior
(1999)
幕后制作 1976年,迈克尔·克莱顿从阿哈迈德·伊本·法德兰(Ahmad ibn Fadlan)所著的历史文献中获得灵感,创作了小说《食尸者》(Eaters of the Dead)。克莱顿说:“10世纪,在中亚旅行的伊本·法德兰邂逅了一群挪威武士,因为亲眼目睹并记载这些传奇武士的人寥寥无几,所以法德兰成为了后人眼中的历史作家。他是一位机敏而精准的观察者,这一天赋在他的手稿中得到了充分印证。我尽可能的整合了他的不同手稿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翻译文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小说的前三章。巴格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即使在当时,巴格达就已经发展成为一座不折不扣的国际都市,聚居于此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富有、博学,而且在频繁的生意往来中汲取了很多文化的信息。在这令人着迷的背景下,法德兰意外发现了一群身材壮硕的武士,抱着武器入睡的他们粗鲁残暴而又诙谐幽默。我被法德兰的描述深深吸引了,我希望更深入的了解这些勇气过人、使命艰巨的武士。” 兼任本片导演和制作人的约翰·麦克蒂尔南说:“从本质上讲,陷入政治麻烦的故事主人公就是现今的雅皮士,作为一名年轻政客,他必须接受惩罚,那就是成为被放逐到偏远地区的使者,在中亚,他遭遇了一伙强硬的家伙,因为一个预言,他被挟持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最北端。我喜欢这个故事,所以提议迈克尔·克莱顿将其改编成电影。”克莱顿从没想到谁会想将他的小说《食死者》拍成电影,因为在电影人眼中,该书文字晦涩而且没有任何清晰的叙事线索,麦克蒂尔南对小说故事的由衷赏识让克莱顿兴奋不已。“年幼时,我之所以会迷恋上电影,是因为它可以带你进入未知的世界和无法亲历的时期,”麦克蒂尔南说,“回顾历史可以反思现在,除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之外,你还能发现有些事物是亘古不变的,就比如说斯堪的纳维亚社会一成不变的女性地位,早在一千年前,当地妇女就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而生意和婚姻都被看作是两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虽说科技在突飞猛进,可人在不同文化中的行为方式却变化不大。所以我认为与当代人相比,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并不会大相径庭。” 为了在片中展现出原汁原味的10世纪风情,主创人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打造片中的环境和服装时,他们甚至沿用了当时的材料和建筑工艺,不过他们深知《终极奇兵》是一部动作片,一切不能拘泥于史实。克莱顿说:“片中建筑、服装和武器的设计并不精准,这是一个传说,所以我们希望赋予其恰到好处的韵味并捕捉到那段时期的精髓。”麦克蒂尔南说:“我们极力在地理方面做到精确可信,其他的则可以稍加变通,我们要为故事营造出真实的感观和环境,一切要为角色和动作服务,如果一块布料都严格遵从史实,那么我们或许会偏离工作重心。” 麦克蒂尔南在影片开拍的两年前便开始着手物色适合拍摄本片的外景地,他说:“我认为当时的挪威人应该生活在古树茂密的森林中,可现在的挪威到处都是农场,原始森林已经无处可寻,那些田园美景完全不符合影片的凶险意境。”麦克蒂尔南亲自驾机搜寻了数百英里长的海岸线,最终,他在温哥华岛北岸发现了占地200英亩的理想区域。然而,虽然这片由50英里林区环绕而成的广袤区域堪称拍摄本片的难得宝地,可剧组的后勤保障却面临着棘手难题,因为最近的城镇距此足有30英里,要每天动用近千人参与拍摄,就必须保证所有演职人员的衣食住行。 ·片中高达47英尺、占地12000平方英尺的大礼堂由200名木工耗时13周建造而成。 ·在弗雷泽河边取景拍摄时,为了避免给当地珍稀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剧组选择用直升机运送一切。 ·1998年,本片的原定片名为“Eaters of the Dead”,影片配乐出自格里莫·瑞维尔之手,在试映遇冷之后,接手本片的迈克尔·克莱顿将片名改为“The 13th Warrior”,并请来杰瑞·高史密斯重新创作配乐。 ·片中的一只海盗船现在被陈列在迪斯尼乐园EPCOT中心的挪威展馆。 ·影片主演之一奥马尔·沙里夫因对本片深感失望而决定暂别影坛。 ·本片的制作成本为1亿6000万美元,营销投入为2500万,而其全球票房仅为6170万,堪称损失最大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