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炮事件8.9

The Black Cannon Incident

(1986)

创作缘起

1984年,西影厂要制作12部影片(当时各大国营制片厂每年都有固定的拍片配额),在时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吴天明的计划里,其中6部要做成商业片,为厂子盈利,而另外6部,希望能做成“艺术探索片”,为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吴天明看中了张贤亮的中篇小说《浪漫的黑炮》。这部作品深刻的反思意识和写作者直接与读者对话的叙事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正合吴天明艺术探索片的口味。就在同一年,29岁的黄建新正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他是西影厂重点培养的年轻电影人。吴天明决定让这个叛逆不羁、从未拍过长片的毛头小子来做《黑炮事件》的导演。[1][1]

创作理念

黄建新认为原著是“用荒诞的手法讲了一个十分严肃的事”。拍成悲剧,会限制观众的发散思维;拍成喜剧,会减弱影片的社会深度;拍成正剧,过于四平八稳,限制形式上的创新。最终,他决定“把悲剧、喜剧、正剧三条界线打乱,利用越界产生重叠,构成一个‘离经叛道’的混合体,一部多元结构的影片”。他采取了与原著小说完全相反的思路,用“严肃的手法讲一个十分荒诞的故事”,最终呈现的作品类型混搭,难以定义。[1][1]

色彩设计

黄建新认为:“故事是最低的层次,在一个大家都喜欢看的基础上,溶入电影独有的影像表意功能。这部分是非情节的,它通过各个元素在结构中的作用去影响观众”。他把情节之外的非情节元素定义为“情绪团”,并认为这些“情绪团”具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度。影片最大的“情绪团”要属色彩。片中最主要的颜色有三个:红色、白色和黑色。关于红色的重要性,黄建新解释:“红色能使人获得一种焦虑感、烦躁感,同时还能产生一种危机的情绪暗示,这些都与本片内容是统一的。”[1][1]

参考资料

  • [1] 电影杂志 MOVIE.《黑炮事件》:再也拍不出来的杰作[EB/OL].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