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子吉米6.3

Jimmy Neutron: Boy Genius

(2001)

实力不凡的后起之秀DNA   制作本片的DNA公司是本片导演约翰·戴维斯和他的合伙人凯茨·艾尔科恩(Keith Alcorn)创立的一家小广告公司,1995年时,他们制作的一个动画短片引起了导演兼编剧斯蒂夫·欧迪科克(他曾经是《肥佬教授》、《神探飞机头》、《补丁亚当斯》等片的导演及编剧)的注意,欧迪科克对当时片中那个名叫约翰尼·奎泽(也就是现在的吉米·纽特隆)的动画人物非常欣赏,遂将DNA推荐给了点唱机公司和派拉蒙。虽然DNA是一家小得不起眼的公司,可它的能耐还真让人吃了一惊:一般来说,制作一部100分钟以上的标准动画影片,至少需要400名电脑动画师联合工作1到2年时间才能完成;而DNA只用150人和不到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天才小子吉米》一片!更不可思议的是DNA制作本片时所用的都是一些如今内行人看来已经过时的技术,而非什么高精尖的顶级电脑科技。这真让人怀疑DNA是不是会什么法术。 跨媒体炒作的典范   除了制作技术以外,《天才小子吉米》一片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大型的跨媒体市场行为的一部分。负责本片发行的点唱机公司先前曾经有过一次成功的跨媒体运作,那就是从动画片《淘气小兵兵》(The Rugrats)系列电视连续剧和电影的发行中赚取了高额的收视率和票房利润。因而在这一次接手《天才小子吉米》的发行时,点唱机公司从一开始就筹划了一个更广泛的跨媒体运作。   影片上映前,点唱机公司就通过它的电视台和网站播放有关吉米·纽特隆的短片和预告片,还开发了该故事的网络互动游戏,并为吉米·纽特隆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影片上映后,相关的漫画书、教科书以及CD-ROM、玩具等也将上市;最后,在2002年秋季,《天才小子吉米》系列动画片将在点唱机公司旗下的电视网播放。可以想象,在本片上映前后,吉米·纽特隆的形象早已经铺天盖地地充斥了所有媒体,难怪有评论者认为《天才小子吉米》一片可以称得上是跨媒体运作的典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