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Lights
(1931)
卓别林的第74部影片,也是他最后一部无声片,其平衡喜剧和悲剧元素的天才令人叹为观止。1928年秋天便开始剧本创作,即将开拍时,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已经问世,制片商纷纷转向,但卓别林却执拗地决定将其拍成默片,而米高梅也将当时几乎全部的财产都投入拍摄中。开拍不久,美国步入大萧条时期,卓别林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捍卫电影中的哑剧表演,但同时他也期望音乐能走入电影,于是亲自参与配乐。他一丝不苟创作态度近乎偏执:因为更换演员,他不惜报废几万米胶片,浪费几个月时间;几个主要场面都修改了50遍以上,仅流浪汉与卖花女初次见面的场景就拍了8天;最终影片竟耗胶片25万余米,成片拷贝的采用率仅为0.95%。 对卓别林巨大投入的回报是,影片于1931年2月在美首映后,观众络绎不绝,很快飚升至票房收入榜首,在欧洲同样引起热烈反响,赢利超出投资的三倍有余。时至五十年代,影片在欧美再度重映,观者的盛誉依然不绝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