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风尘8.4

Dust in the Wind

(1986)

美学风格

朱天文所记忆的侯孝贤在拍《恋恋风尘》时说过一句话:“(影片)应该是从少男的情怀辐射出来的调子,纯净哀伤,文学的气味会很浓。是诗的。”这种主观化的美学倾向,使侯孝贤被影评人认为“基本上是个抒情诗人而不是说故事的人”。

侯孝贤的电影中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温情,这也是他的电影最动人之处。侯孝贤的电影美学是一种宁静致远中透现着忧思默想的中国古典美学形态,他努力在入世的现实生活中遁世,儒学的生活态度和道学的思考方式浸润着侯孝贤电影的视听表达。相比起同时期的其他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电影更在意中国古典美学神韵的表达。[1][1]

编剧技巧

朱天文在《<恋恋风尘〉——剧本及一部电影的开始到完成》一文中说:“从场面气氛开始想起,拿这当种子去生长全片的骨干枝叶,将是侯孝贤目前所喜欢的结构方式。”关于编剧技巧,朱天文还这样说:“我看出侯孝贤编剧时的一招,取片段。事件的来龙去脉象一条河,不能件件从头说起则抽刀断水取一瓢饮。他取片断时,象自始以来就在事件的核心之中,核心到已经完全被浸透了,以致理直气壮地认为他们根本无需向谁解释他的兴趣就放在酣畅呈现这种浸染透了的片断忘其所以。”[1][1]

参考资料

  • [1] 黄洁.飘散在恋恋风尘中的浅吟低唱——侯孝贤和他的《恋恋风尘》[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