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coming
(1985)
导演严浩
说起本片的导演严浩,一般观众可能并不熟悉。但是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干将,严浩在80年代前后的香港电影界有非常重要的位次。他是香港影坛最早赴国外学习电影的导演之一,1973年毕业于伦敦电影学院。同年返港,进入无线电视编剧组,电视剧处女作《北斗星》第二集,后又参与编导警匪片集《国际刑警》、《年轻人:1977》、《年轻人:艺术人生》、《奇趣录》等反映现实的电影剧。其中《国际刑警》获美国纽约国际电视节铜牌奖。1978年执导香港第一部新浪潮电影《茄哩啡》,由此,香港电影进入新浪潮时代。拍摄《似水流年》的两三年前,严浩与嘉禾的合同到期,不顺利的事接连发生,父亲也在此期间过世,种种遭遇迫使他思考生死、人生价值等问题。他希望把这些抽象的东西拍成一部表面上是个简单的故事而涉及多层次命题的电影。[1][1]
剧本和片名
严浩想找一个淳朴的农村作为电影的背景,正巧他曾陪朋友返回朋友在汕头的老家,发觉那里就是淳朴乡村,于是,他决定以汕头为影片故事的发生地。经珠影厂长洪遒介绍,他结识了编剧孔良。二人一见故,谈了五天加五个半夜,边谈边写故事大纲。回到香港后严浩把大纲交给监制夏梦,夏梦很感兴趣。随后,孔良花七天时间写出了名为《纸蝴蝶》的剧本。严浩熟悉香港,孔良曾经是知青,熟悉贫穷的乡村,所以在创作剧本过程中,他们紧密合作,严浩代表姗姗,孔良代表阿珍,每句对白、每场戏都互相研讨。戏拍完之后,严浩请金庸代取片名。金庸看过剧本后写了多个名字,严浩从中择出三个连同原剧本名《纸蝴蝶》一起交给择名师“盲公陈”,结果择名师认为《似水流年》最好。“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来源于《西厢记》。[1][1]
演员选择
《似水流年》无可挑剔的选角应该归功于本片的监制,她就是有着“东方的奥黛丽··赫本”美誉的夏梦,曾是一位天才演员,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1979年夏梦应邀出席全国文代会,随后她创办了“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她在为《似水流年》挑选演员的时候,慧眼看中了斯琴高娃,于是亲自写信给八一厂的演员剧团团长田华,希望可以借用斯琴高娃。一开始斯琴高娃并不想参演本片,因为她不懂粤语,担心不能更好地理解剧本。但严浩和夏梦诚意十足,特地跑到北京来劝说,最终斯琴高娃同意了,而且凭借精湛的演技,成为内地第一位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得住。另一位主演顾美华本是家庭主妇,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两个女儿长大后,她想出来工作,就在这时看到严浩在报上征求成熟型女演员的广告,就去试镜,结果在三百人中脱颖而出,被严浩和夏梦选中。毫无表演经验的顾美华,凭借出众的气质,一举夺得最佳新人奖。[2][2]
配乐喜多郎
有人曾经惊叹,为什么一个日本人作的中国音乐比许多中国音乐人作的还有中国,说的就是这部电影的配乐喜多郎。喜多郎原名高桥正则,1953年2月4日生于日本爱知县的丰桥市。1976年后,他在许多亚洲国家长期旅行采风。早在80年代初期,他就发表了《丝绸之路》系列。喜多郎一直跟内地流行乐坛保持着频繁友好的合作,尤其在电影配乐方面,除了《似水流年》之外,喜多郎广为人知的电影配乐作品还有《宋家三姐妹》配乐。他曾说:“中国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