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1967)
仅仅是爱情 《猜猜谁来吃晚餐》,斯坦利·克雷默这部电影被认为讲述了一个“今天的爱情故事”,并且成功地引发了反对种族主义的热潮,好莱坞评论界随声附和称这是一部“预言性的电影”。确实,在处理种族主义、自由主义和伪善方面,它走在了前面,甚至,你会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崇高理想的伟大电影。但是,没有人会认为《猜猜谁来吃晚餐》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无论怎么看,在现实世界中,约翰和乔伊的爱情都显得缺乏说服力,包括最终皆大欢喜的解决方式,不过,这对小情人面对的冲突却是真实的。 电影高潮处马特的那段独白令人印象深刻。当我们看到这个年迈的白种自由主义者面对女儿的选择的反应时,很显然,这部电影的情感极点到了。如果此时你觉得跨种族婚姻是错误的话,那么你可能会想:“本来就是这样儿。”如果你坚定地站在这对年轻的情侣这边儿,你可能会想:“人们应该改变他们的观念。”《猜猜谁来吃晚餐》已经上映近四十年了,没有人认为这部电影会过时,但是它不能称得上伟大,最多只能算一部"甜蜜"之作。对于种族主义,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这部电影缺乏应该具有的深度思考和复杂性:种族问题诚然是电影的相关主题,但是它缺乏现实主义的处理态度,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环境相关程度并不太高。 至今仍让我们产生共鸣的场面与种族这个话题并无太大关系。当约翰和父亲进行私人谈话时,他怒火中烧,奋力反击父亲和白人女孩结婚就是背叛家族的观点:“听我说,你说你不想告诉我如何过我的日子。但是,你觉得你一直在做什么?你告诉我,我有什么权力,没有什么权力,还有,你觉得你为我做过那么多,我欠你的。让我告诉你,我不欠你任何东西!”约翰试图表达“我不欠你任何东西”时没有任何的怨恨,他只是绝望和怜悯,这一幕所表达的是经典的父子对抗主题。约翰已经三十多岁了,结过一次婚,并且有一个好工作,无论怎么看,他都是一个成年人了。然而,约翰竟然还要苦苦和自己的父亲争执,让他理解自己,明白自己。听到一个成年人哀叹与自己父亲的关系令人激动,这种情况似乎到处都在发生:“我不是你的,你不需要告诉我何时何地犯了错,爸爸,你不知道我是谁,你不知道我的感受,我的想法。即使在你余生我拼命解释也没有用,你永远都不会明白!”约翰的诉苦把电影拉回了现实世界,无论他怎么说,都无法让父亲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终于,当约翰的情绪慢慢冷静了下来,他说出了那段动人的对白:“爸爸,你是我的父亲,我是你的儿子。我爱你,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我都爱你,但是,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色男人,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男人。” 如果这是一部关于种族主义的电影,那结尾就很难让人接受,因为爱情看起来似乎可以征服一切。当然,你可以说这部电影涉及了种族主义,那没有错误,但仅仅是“涉及”,它还没有到达“检验”的层次。《猜猜谁来吃晚餐》并不是一个“今天的爱情故事”,它属于昨天,今天,明天,或者任何一天,它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 演员 西德尼·波蒂埃饰演的约翰令人印象深刻。约翰在他的婚姻之路上碰到很多障碍,当然,他预先就知道这种情况的存在,但是,对乔伊的爱让他感受到了自从妻儿死于车祸后从未有过的激情。约翰的爱情处于两难境地,尽管他说如果乔伊的父母不答应他就不会和她结婚,但是谁都明白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对自己的父亲所说的那段台词——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色男人,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男人--可能看起来并不太切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实际,但是,这段话毕竟传达出了那一代年轻人的渴望。 凯瑟琳·霍克顿是凯瑟琳·赫本的侄女,但是,即使你不知道这一点,你也会觉得她是克里斯蒂娜·德雷顿女儿的最佳扮演者。凯瑟琳·霍克顿很好的理解了这一角色,当她看着约翰,我们从她的眼中看不到任何的迟疑,全部都是爱与崇拜。 这是斯宾塞·屈塞与凯瑟琳·赫本合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在现实中,他们本来就是一对爱侣。在电影中,他爱自己的女儿和妻子。在了解约翰之后,他开始慢慢喜欢起来这个年轻人。在电影结尾,斯宾塞·屈塞开始反思自己的自由主义信念,甚至把自己也卷了进去。 凯瑟琳·赫本因为扮演克里斯蒂娜·德雷顿赢得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不过她确实配得上。从知道自己的女婿是一个黑人开始,她的表演就无可挑剔。她想起了她的年轻时代和爱情,看到高兴的女儿自己也很高兴。她明白自己的女儿和女婿面对的困境,和可能很糟糕的结局,尽管乔伊还没有意识到。 毕·理查兹和罗伊·格伦扮演了约翰的父母。他们出场时间并不长,但演出却是非凡的。毕·理查兹和凯瑟琳·赫本一样,能够理解年轻人的爱。她愿意接受这桩婚事,知道自己的丈夫会慢慢接受这一事实。罗伊·格伦扮演了一个愿意为自己儿子做任何事的父亲,现在他必须放手了。他认为黑人也必须明白自己的位置,约翰和一个白人女孩结婚会伤害他的一生。这时,和儿子的冲突似乎不能避免了。 斯坦利·克雷默 斯坦利·克雷默1919年出生于纽约,是战后好莱坞第一批成功的独立电影导演之一,他的作品证实了独立对控制电影主题的重要性,以及好莱坞有限的批判精神。克雷默的电影与战后好莱坞的电影风格非常相近:对现实的关注和清晰的叙述线索,强调个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窘迫。克雷默的电影对社会问题非常关注,包括犯罪、精神疾病、种族主义、校园运动、青少年问题、司法以及核战等问题。但是,很多克雷默的作品只是间接的关注这些问题,缺乏直接的批判力度。 26年苦恋:赫本与屈塞 凯瑟琳·赫本一生只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1928年,21岁的赫本与一位保险经纪人结婚,但是,这段婚姻只维持了短短六年二人便劳燕分飞。1942年,赫本与屈塞合演了乔治·斯蒂文斯的《小姑独处》,从此陷入长达26年的感情纠葛之中。因为屈塞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他没有和他的原配路易斯离婚,和赫本结婚。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屈塞去世。屈塞是一个复杂又难以琢磨的人,尽管最了解他的人恐怕就是赫本了,但是屈塞似乎从没有被她看穿过,赫本也从未透露过他们的关系内幕。直到屈塞死后很久,赫本在接受一家杂志的采访时,才隐约透露了他们在一起的生活细节:在赫本陪伴屈塞的许多年中,他仍然是一个酒鬼,不时打骂赫本。赫本一直帮他戒酒,几乎所有的生活几都是围绕着屈塞来安排。在屈塞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赫本甚至放弃了工作,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1986年,在纪录片《斯宾塞·屈塞传奇》中,赫本公开了一封十八年前她写给死去的屈塞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哀婉动人:“对你来说,活着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是不是?你喜欢做什么?冲浪,尤其是在狂风暴雨之中。马球?除了网球,高尔夫和游泳,不,这些都不是。散步?不,散步不适合你。所有这些在同一时刻涌现在你的脑海之中,这个?那个?斯宾塞,到底是哪一个?那是不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就像,就像做一个天主教徒。你把你的一切都投入到这种宗教给你的坏影响上,从不在好的一面。对你来说,这一切必是永恒的。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你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你做到了,你用直接和素朴做到了这一点。回到生活的审判吧--哦!喝一杯,对,喝一杯。停下吧,斯宾塞,你能够停下。我一直在祈求你,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经过这么多年,你现在能长久的休息了吗?你觉得高兴吗?”这个老人一直爱着早已不知身在天堂还是地狱的斯宾塞·屈塞,忍受着爱人离去带来的孤寂与摧残——何等不幸的遭际! ·凯瑟琳·赫本扮演的克里斯蒂娜的女儿是由她的侄女凯瑟琳·霍克顿扮演的。 ·电影完成后17天,斯宾塞·屈塞病逝。 ·电影中出现三英寸的斯宾塞·屈塞青铜雕像是凯瑟琳·赫本的主意。2004年,这座雕像被以316000美元的价钱拍卖。 ·凯瑟琳·赫本从没有完整看过这部电影,她说对屈塞的回忆令人心碎。 ·凯瑟琳·赫本不得不用自己的薪水支撑这部电影的制作,因为屈塞病得太厉害,公司认为他不能完成这部影片。 ·在一些镜头中,观众可以清晰看到赫本的头和手在发抖,这是她的遗传病。 ·马丁·路德·金遇刺时,这部电影仍在播映。起初,在电影中有一句台词,“你以为你是谁,马丁·路德·金?”在金被刺杀后,电影公司立即通知剧场,建议删掉这一片段。 ·电影中屈塞戴的眼镜没有镜片。 ·影片获第40届奥斯卡(1967)最佳剧本创作和最佳女主角奖。 ·本片是银幕下伴侣屈赛和赫本最后一次银幕合作(稍后屈赛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