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 Cradle
(1979)
剧本创作
《啊!摇篮》的剧本原名为《马背摇篮》,取材于延安保育院发生的真实事件。其创作花了五年时间,几经波折。由于剧本的两位作者当时还未能从传统创作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剧本的主题一直摇摆不定,有一稿写成惊险样式,上有飞机,下有炸弹,前有洪水,后有追兵;还有一稿写成了“教养孩子”与“娇养孩子”的路线斗争。1978年,剧本改到第七稿,剧情重点改为歌颂老一辈革命者在战争岁月里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但剧情中还是夹杂着惊险情节和路线斗争。谢晋在读这一版剧本时,被其中的感情戏所吸引,如李楠的性格变化,李楠、萧汉平与亮亮关系的演变,罗桂田在孩子们的歌声中阖然长逝等等。他认为这才是《啊!摇篮》区别于其他剧本的特色,是剧本真正的灵魂。这种特色引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他主动接受了该片的导演任务。其后,他又花了半年时间,与编剧一起深挖“感情戏”。[1][1]
表演指导
剧组的小演员中,最小的两岁多,最大的六岁。因为要带这些低龄儿童到外地拍戏,剧组请了四个幼儿园老师随组工作。孩子们都没上学,他们没有艰苦的生活经历,也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理解角色和剧情,对演戏一无所知。为了帮助孩子们表演,负责儿童戏部分的副导演石晓华密切与幼儿园老师联系,随时了解孩的情况,请教如何用孩子容易懂的语言说明导演的意图。经常和孩子一起玩,观察他们的特征,然后根据每个小孩的特点分配表演内容。例如,凡是拍孩子哭的场面,就先把容易哭的小朋友引哭,让他们来感染其他孩子;根据孩子之间的关系,把要好的几个放在一起演戏。他们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启发诱导,让孩子了解剧情和自己的任务。[1][1]
演员选择
谢晋带剧组在延安收集资料,到保育院体验生活,观看了大量关于延安保育院生活的照片,以此为依据,他在选择儿童演员时要求选角人员要注重气质,而不单纯追求漂亮,凡是已经习惯夸张表演方法的小朋友一个也不要,尽量挑形象朴实但反应灵活的孩子。由于片中亮亮一角的戏份较重,所以,谢晋选择了曾出演过《丫丫》的藏族小女孩央拉。[2][2]
制作要求
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于战争场面的拍摄,中国电影界通行的要求是摄影师不能让画面摇晃,否则就算技术故障,拍出的胶片不能用。但是,在拍《啊!摇篮》时,为了拍出战争的恐怖感、真实感,谢晋要求战争场面镜头要晃,让摄影师提着机器抢拍。样片出来后,上影厂的技术部门果然给胶片打洞(意思就是不通过)。后来谢晋据理力争,总算保留了那部分胶片。[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