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骏马7.0

A Mongolian Tale

(1995)

拍摄源起

导演谢飞:《黑骏马》这部影片是1993年开始筹备,当时张承志在日本,还没有现在这些“热点”,因此与现在所谓的“张承志现象”没什么关系。小说《黑骏马》1982年发表,当时我很喜欢,曾推荐给不少人,有些导演曾经想拍,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我对新时期初期的许多小说都比较感兴趣,印象一直比较深,觉得可以拍成电影。我在拍摄《香魂女》时,斯琴高娃说,她喜欢《黑骏马》这部小说,如果有机会,愿意演其中的角色,这也促使我改编这部小说。

导演谢飞:现在拍电影主要是找到投资者,因为这种文艺片投资回收率低。偶然遇到一个香港的投资商,我把这部小说给他看了,他认为在国外艺术院线发行不一定赔。于是我开始搞。香港老板曾经认为也可以搞成一个很煽情的爱情故事,请一些港台明星演,可以卖钱。我认为那样我拍这部影片的初衷就改变了,我主张把原作的民族文化内涵表现出来,不一定追求票房。他们也尊重我的意见。这是机遇,如果这次碰不到这个机会,只好留着以后碰到机会再拍。[1][1]

选角与表演

导演谢飞:我拍电影一直比较强调人物塑造和演员表演,这也是我们第四代比较擅长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演员水平比较高,专业训练严格,艺德也很好。演老奶奶的演员1936年开始演戏,有很高的威望。

导演谢飞这个戏最难的是选演员,男女主人公童年、青少年、中年三个时期由不同的人演,衔接起来比较困难。原来打算中年由斯琴高娃演,招募象她的青年演她的青年时代,不理想。最后请娜仁花演了。娜仁花演这个角色对她是个挑战。她的气质偏于文弱,清秀,敏感。她说她不可能演得象斯琴高娃那样泼辣。我决定让角色向演员的气质上靠,发挥演员的长处。经过在英国的专业学习,娜仁花更成熟了,她的表演细腻含蓄,很舒服。

导演谢飞选择滕格尔演男主角,主要是取他歌手的气质,所以在后半段他演得比较好。他的演唱与音乐使影片与角色大增光彩。他没受过电影表演训练演得比较单薄,不过对他已经是难能可贵了。由于大部份演员不懂汉语,指导表演时要通过翻译,对我是一种新的考验。[1][1]

参考资料

  • [1] 谢飞,胡克.《黑骏马》及电影文化[J].当代电影,19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