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候选人5.9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2004)

  本片是1962年约翰·弗兰克海默的经典同名影片的翻拍版。剧情方面除去把战争历练地从朝鲜战场换成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波斯湾以外,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内容框架。剧情发展升华归纳了幻想怪论的超现实主义与藐视传统艺术的达达主义的特点,以复杂而严谨的映象式处理方式延续着紧张的故事脉络。把精神与意志力逼到了悬崖峭壁,这是希区科克所喜好的,也成了乔纳森·戴米的伎俩之一。如果说1962年版偏重了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淡化了政治基调,那么2004年重拍版则要对海湾战争的是是非非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片子出品时正值美国大选的多事之秋,《满州候选人》的登场多少带着倾向性的探究,但真正值得观影者探究的是,在这样一个演技派好莱坞的集体写真片中,谁才是真正的演技派高手?观众从片中找到的答案显然不会是唯一的。   本片导演乔纳森·戴米迄今为止执导了20多部影片,曾两次赢得纽约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奖,他的作品累计获得20次奥斯卡提名,其中《沉默的羔羊》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和最佳改编剧本等五项奥斯卡奖,安东尼·霍普金斯、汤姆·汉克斯和朱迪·福斯特都曾凭他执导的影片拿到小金人。除了剧情长片之外,戴米还涉足纪录片和音乐电视领域,并且业绩不俗。   本片制片人蒂娜·辛纳特拉(Tina Sinatra)的父亲是传奇人物弗兰克·辛纳特拉,弗兰克后来争取到了1962年原版电影的版权。1991年,蒂娜向弗兰克征求改编原片故事的意见,弗兰克说如果影片故事发生在现在,应该更会引起关注,最重要的是,故事中的人性是永恒不变的,而且政治问题至今依然存在。于是,在弗兰克的支持下,一部突显时代脉搏的政治惊悚片开始初见雏形。   为了保证影片故事的真实性,导演乔纳森·戴米特地请来了纽约智能行为中心的主任杰伊·兰巴德博士,因为几十年来,相关科学和医学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片中的洗脑情节必须符合当今的先进技术。   本片不但台前阵容星光四射,幕后班底也是非同小可。曾在《沉默的羔羊》中同乔纳森·戴米合作的摄影师藤本(Tak Fujimoto),制作设计师克里斯蒂·齐娥(Kristi Zea),曾获奥斯卡提名的剪辑师卡罗尔·利特尔敦(Carol Littleton)和奥斯卡作曲家雷切尔·波特曼(Rachel Portman)等人都鼎力加盟。两届奥斯卡服装设计奖得主阿尔波特·沃尔斯基也参与了本片的制作,多达六次的合作经历让他与斯特里普沟通默契。   为了再现主人公在海湾战争中的亲身经历,导演戴米和他的制作班底深入研究拍摄的每一个细节,并聘请了一些军事顾问,以确保每个场景的精确无误。不过,由于海湾局势的动荡不安,在科威特实景拍摄是不可能的,因此剧组选择在新泽西州的撒哈拉沙漠拍摄,在短短两周内就重新调配了数吨的沙子,成功修建了片中马可和同伴遭到伏击的“沙漠走廊”。   剧组还曾造访参议员芭芭拉·博克斯的办公室,以打造出值得信服的片中埃莉诺的办公室。另外,纽约长岛具有百年历史的维斯特伯雷庄园(Westbury Manor)、美国最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玻璃暖房等等颇具代表性的建筑又为本片营造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影片剧本改编自理查德·康顿所著的畅销小说。 ·丹泽尔·华盛顿刚看完剧本就决定出演,而且不愿观看1962年的最初版本。 ·制片方支付给编剧丹尼尔·派恩的报酬高达100万美元。 ·本片最初的导演人选是布赖恩·德·帕尔玛。尼尔·乔丹也曾为导演人选。 ·据《娱乐周刊》报导,为扮演好角色,梅丽尔·斯特里普曾观看政治脱口秀节目,而且直到影片拍毕才观看1962年出品的原版电影。 ·为更好塑造角色,列维·施瑞博尔曾观看肯尼迪的纪录片。 ·艾玛·汤普森、格伦·克洛斯和杰西卡·兰格都曾是扮演埃莉诺的人选。 ·列维·施瑞博尔是派拉盟公司老板雪莉·兰辛(Sherry Lansing)亲自选定的。 ·在影片上映前,派拉盟为影片建立了两个网站,一个有关影片信息,一个是片中虚构的满洲环球公司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