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荡子5.9

The Libertine

(2005)

其人其事   约翰·威尔默特生于1647年,颇具天份的他12岁就进入牛津大学,后来他的大学生涯被人称作“堕落的开端”。在同荷兰人的海战中,约翰成为年轻的战争英雄,并且很快,他的反叛个性在全欧洲闻名。他在诗作及滑稽剧《所多玛:放荡的典范》中把异性间的性行为贬为残缺的性爱,并将同性性行为称作自然的选择。他的言论立即在当时社会中激起轩然大波,不过笛福、丁尼生和伏尔泰等很多日后的文学巨匠都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获取到灵感并崇敬万分。   随着受到国王查尔斯二世的青睐,约翰的名望骤然提升,在当时启蒙运动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他逐渐痴迷于寻欢作乐,不再笃信爱情和信仰,丰富的创造力又将他推向自我毁灭之路。愈加放肆言行的他还曾作诗讽刺国王的好色本质,就连查尔斯二世都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个胆大妄为而超凡脱俗之人。他曾因绑架一位女孩入狱,不过很快得到国王的赦免,甚至这个女孩同意作他的妻子。   长久的胡作非为让他开始遭受到失明、酒精中毒和梅毒的重重折磨,逐渐卧床不起,最终不治而亡,享年33岁。 从舞台到银幕   《浪荡子》既是英国商业及音乐电视导演劳伦斯·敦莫尔的电影处女作,也成为他在世界影坛多年以来的惊鸿一瞥。影片改编自斯蒂芬·杰弗瑞斯的同名舞台剧,而他创作剧本的最初渊源是在牙科治疗椅上产生的。斯蒂芬的牙医对他说,自己的女儿已经年满13岁,他不希望自己收藏的一些书籍被孩子看到,于是要送给患者,斯蒂芬得到了《所多玛:放荡的典范》,这本书成为他看过的最淫秽的书刊。斯蒂芬开始对罗切斯特伯爵二世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查阅相关资料,他发现这个浪荡子的故事堪称启蒙运动中人性阴暗面的代表,于是编成剧本,随后被搬上伦敦和芝加哥的舞台,立刻成为热门剧目。   后来经人建议,斯蒂芬找到了同样看好这个传奇人物的劳伦斯·敦莫尔,两人经过1年的合作改编完成电影剧本。在舞台上扮演约翰·威尔默特的实力派演员约翰·马尔科维奇在片中扮起国王,更具“浪子”特质的约翰尼·德普成为片中的灵魂人物。 花絮 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甚至对华丽场景之外的普通街道都一丝不苟,力求重塑17世纪的伦敦,而且尽量使用自然光。 影片中的大多画面都由导演用手持摄影机拍摄完成。 为了寻找合适的拍摄场地,导演的足迹跨越8000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