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小姐5.9

Miss Potter

(2006)

【奇幻的传记影片】   这几年不仅是文学作品一部接一部地被搬上大屏幕,以作家生平为题材的电影也陆续推出。明年一月即将上映的《波特女士》,就是描写英国童书作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造出彼得兔的历程,以及她与出版商诺曼·韦恩间的一段爱情故事。   《波特女士》在情节与风格的设定上,给观众们的第一印象很类似前两年以詹姆斯·贝瑞(《彼得潘》的作者) 为主角的电影《寻找梦幻岛》。从海报上可以看到,连蕾妮·齐薇格在海报上那红通通的两颊,都让人不禁联想到凯特·温丝莱特在《寻找梦幻岛》中的造型。(还有,贝瑞和波特笔下的主角都叫“彼得”,很是有意思。)   这一次的拍摄,是蕾妮·齐薇格在《BJ单身日记》之后(第一集很不错,但第二集则有些差强人意)又要再次扮演另一位广受人们喜爱的英国女性了。在口音上,有了前两集BJ系列电影的保证,想必对于这位德州姑娘已经不成问题;而扮相上,蕾妮总是给人温暖感觉的笑容,同历史上的波特女士本人也有着几分类似的气质。 【比阿特丽克斯·波特】   1866年7月28日,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出生在伦敦肯辛顿区的Bolton Gardens。她的父母都出身于兰克夏的棉商家族,凭借在工业革命时期的丰厚收入而跻身于新中产阶级。波特的父亲鲁伯特虽是个律师,但生活过得悠闲自在,成天和朋友、艺术家和政客在绅士俱乐部里消磨时光。他喜欢摄影,画得一手好画,但却是一个非常死板、还有点啰嗦的人。波特的母亲海伦是位典型的居家主妇,除了和阔太太们喝茶聊天之外,就是管理仆人操持家务。   波特是长女,弟弟伯特伦比她小6岁,虽然年岁相差不少,但姐弟俩非常亲近,都喜欢动物、绘画和乡间生活。波特在这幢大房子里一住就是47年,4楼那间窗户用栏杆封住的儿童室,既是她儿时的游戏室、教室,又是后来的画室。   波特是在典型维多利亚时代背景下的中产家庭管教中长大的,她有个奶妈,接受的是来自家庭女教师的言传身教。她没上过学,从小到大跟随多位家教学习阅读、音乐以及美术。也许是遗传了父亲的天分,她自幼就喜欢绘画,值得庆幸的是,波特的父母都鼓励女儿发挥绘画天赋,并且对她对博物学的狂热很容忍。夫妻二人经常带着波特去看画展,并为她安排绘画课程。波特和弟弟养了很多宠物,有兔子、老鼠、蜥蜴、蝾螈、蛇、蝙蝠和青蛙,波特仔细的观察它们,8、9岁时就能栩栩如生的绘出动物们穿着衣服的拟人画。每年夏天,波特的父亲都会在苏格兰或英格兰湖区租下个大房子,为波特自由研究乡下的植物和动物提供了便利条件。   结束了正规教育之后,波特和很多同等出身的同龄女孩一样,在家中和父母呆在一起。她开始研究菌类,用显微镜观察孢子、写论文,还画了几百幅让后人啧啧称奇的菌类水彩画。1967年,英国著名菌类博士费特利在他的《路边与森林的菌类》一书中还使用了波特的60幅水彩画。不过,波特的浓厚兴趣逐渐被进入科学组织的重重障碍所抹杀,最终决定放弃。在弟弟的帮助下,她开始出售自己的绘画作品,这些画被用于贺卡和插画。   当时波特的最后一位家教安妮·摩尔已经结婚生子,每当波特离开伦敦,都会给摩尔的孩子们寄去画有插图的信件,讲述她的宠物们的奇闻趣事。1893年9月,波特到苏格兰的佩思郡度假,得知摩尔的小儿子诺埃尔生病了,为了让诺埃尔高兴起来,波特寄给他一封插图信,讲述了自己的宠物、名叫彼得的小兔的故事,这就是波特的处女作《彼得兔的故事》的雏形。 几年后,波特有了出书的念头,于是她把这些信都借了回来,加以扩充,但没有出版商愿意出版。1901年12月,波特自费出版了《彼得兔的故事》,印量只有250本,结果大获好评,再版势在必行。她联系到了费德里克·沃恩出版公司(Frederick Warne & Co.),这家公司先前曾拒绝出版,在建议改为彩版之后,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1902年10月,《彼得兔的故事》终于正式出版,首版8000册未及面世就被预定一空,随即再版20000册,该书从此成为风靡世界的畅销书。   在随后的3年中,波特又陆续相继出版了7本书,凭借惊人的业绩成为费德里克·沃恩出版公司的金牌作家。除了合作关系之外,波特还和这个出版家族交往颇深,家族中的小儿子诺曼是她的编辑,两人在工作中日久生情。1905年7月,诺曼向波特求婚,尽管波特的父母反对两人的婚事,但波特还是同意了。然而不幸的是,诺曼患上了白血病,在订婚后的几周内便暴病而亡。   可想而知,波特深受打击,当年的早些时候她曾用出版收入购下了在英格兰湖区的Hill Top的农场,在诺曼死后,波特一直尽量独守农场,用恬静的乡间生活和继续的创作抚慰自己苦闷的心灵。波特以每一、两年出版一部作品的速度继续创作。1913年,波特找到了她的第二次爱情,与律师威廉·希里斯结婚,并永久在湖区定居,将工作和生活重心逐渐从写作和绘画转移到牧羊和自然资源保护,与英国自然保护团体The National Trust共同致力于保护濒危的乡间环境。在丈夫的帮助下,波特继续购买农场和其他地产,到她77岁时去世时,已经有4000英亩的湖区土地被她收购,而且被全部留给The National Trust组织。 【电影vs旅游】   《波特女士》有八成的场景设在英国坎布里亚郡的湖区,这里是波特女士中年后定居的地方,光是湖区的美景就足以给这部电影带来美丽的童话氛围了。   电影带动旅游风潮是个很好炒作的议题,近年来屡见不鲜。以英国为例,电影《傲慢与偏见》,带动了英格兰乡间景点的热潮,比如达西先生宅邸的查茨沃斯庄园;《达·芬奇密码》更是齐聚了横跨数国的景点:有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与Temple区、苏格兰的罗斯林教堂等等;在电影《哈利·波特》中,观众们能够看到有牛津学院的食堂、北约克郡古老铁轨上的蒸汽火车、富甲一方的诺森伯兰公爵的祖居阿尼克古堡、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等;而电影《勇敢的心》,则掀起了人们去苏格兰斯特灵郡旅游的热潮……人们在旅途中,会按照电影场景来安排他们的路线,这使得他们玩得更有故事性,旅游也变得别有风情。   这一回,又来一部英国著名的“人”与“景”组合的电影。英国新闻报导以“上个世纪的J。K。·罗琳”来称呼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女士,关于这位百年前英国知名的插画童书作者的撰述、文献与史料,在英国早已是专门的研究对象。她的童话故事书,每年依旧以各种不同的版本、封面、纪念册等型式,持续畅销中,以故事书中各种动物主角(彼得兔、本杰明兔子、格拉斯特市的小老鼠、松鼠提米脚尖儿、平小猪、杰米玛鸭子……)为创作的周边商品,更是一直持续热卖,不同年度还有彼得兔一百周年纪念、本杰明一百周年纪念等等纪念活动,以此类推,因为每位故事主角的诞生年代不同,就会有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与纪念商品,彼得兔专卖店更是旅游中的必游景点之一。   现在,作者的故事又搬上了大屏幕,这些东西一定又再度热卖好一阵子,据说这部片的构想已经酝酿了15年之久,最开始是想用音乐剧的方式呈现,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而夭折,现在搬上了电影,也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波特女士的生平故事。 【关于拍摄】  “我认为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波特,”导演克里斯·努安说,“我眼中的波特是一位在世纪之交被置入令人窒息的社会的现代女性。”努安是在2004年春天接手执导本片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努安对这个女人的生活和成就越发着迷。这位澳洲导演曾经将小猪变成明星,1995年由他编导的《猪宝贝》可谓让全世界都家喻户晓。16岁时,在父亲的鼓励下,努安拍摄了短片处女作《Could It Happen Here?》,在悉尼电影节获奖,并且在澳洲电视台播出。后来,努安进入澳大利亚电影电视与广播学院学习了导演专业。在《猪宝贝》之后,努安已经苦苦等待了20年,因为不是素材无法激发他的热情,就是制片商对他感兴趣的项目不感冒。   影片从剧本到拍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曾凭多部音乐剧获得托尼奖的编剧理查德·迈特比在90年代早期就完成了本片剧本。“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比阿特丽克斯·波特,”迈特比说,“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吸引人的素材。”在一次度假中,迈特比发现了一本关于比阿特丽克斯·波特的传记,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希望拍成音乐剧,可他后来发现,在二十世纪末期没人愿意制作一部音乐剧。   制片人大卫·克什纳(David Kirschner)注意到了这个剧本,从8岁开始他就开始收藏各种童书,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对他当然具有超凡的魅力。在随后的10年里,克什纳和制片搭档科里·西耶尼加(Corey Sienega)一直在想方设法筹备拍摄,直到在2003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与菲尼克斯电影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另外,制片方还争取到了费德里克·沃恩出版公司的支持,该公司答应协助影片拍摄,为制片方提供建议和大量丰富的研究资料。   起初有很多导演希望执导本片,但制片人克什纳深知,这不是一个传统的爱情故事,因为波特这个角色的特点让影片有所区别。克什纳承认,克里斯·努安并不是最初的导演人选,不过克什纳是《猪宝贝》的超级粉丝,看《猪宝贝》的次数甚者比努安还多,努安所擅长的柔和而敏感的风格与幻想元素让他最终成为了本片导演。   担纲本片制作设计师的是曾获奥斯卡奖的马丁·柴尔斯(Martin Childs),在开拍前的筹备阶段,他将自己沉浸在影片故事发生的年代,查阅了很多当时的绘画作品,汲取了很多年代细节。而三次奥斯卡奖得主、服装设计师安东尼·鲍威尔(Anthony Powell)甚至发现了很多波特父亲鲁伯特的照片,从中借鉴了很多设计构思。   “当我第一次读剧本时,我感觉我已经知道比阿特丽克斯·波特是什么样的人了,”芮妮·齐维格说,“我了解到她是如何出落成后来的样子,知道了她为何因种种约束而变得越来越拘谨。”   随着应邀出演比阿特丽克斯·波特,齐维格也开始了发现之旅,着手进行了大量研究,她说:“我发现波特的很多期望和选择都互相矛盾,为了尽可能的精确,我必须将很多困惑拼凑在一起,没有什么是简单、明显和清晰的。”   在片中扮演诺曼的伊万·麦克格雷格起初根本不了解比阿特丽克斯·波特,但接拍本片之后他才发现家中到处都是比阿特丽克斯·波特的影子,因为女儿克拉拉降生的时候祖父母曾寄来全套的波特童书,而看过剧本之后他才意识到波特是一位非凡的女性。   影片于2006年3月7日开拍。剧组对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为了拍摄出那个年代的马路,剧组找遍伦敦,终于找到了停车咪表很少的路段。在拍摄波特痛苦的离开伦敦前往湖区的场景时,剧组耗费了3天时间,由于伦敦市中心的尤斯顿火车站人潮涌动、车水马龙,根本无法进行拍摄,于是剧组决定在蒸汽火车的仅存之地Bluebell Railway取景。另外,在印刷博物馆的拍摄经历最令人难忘,这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见证了印刷术400年来的发展史,最珍贵的藏品包括1776年印刷的首版《独立宣言》,馆内演示古老印刷工序的印刷工也曾出现在本片中。·电影中有八成以上的场景取景于比阿特丽克斯中年婚后居住的湖区。 ·波特女士受到被誉为英国自然保护团体“The National Trust”之父的H·D·伦恩司利牧师的启发,积极投身到了自然保护运动之中。为了遏止铁路、造林和都市发展入侵乡间,她又利用自己创作的收入,买下了大片的土地。1913年,波特不顾父母的反对,与协助她买下湖区农场的律师威廉·希里斯结婚,彻底搬出了生活了四十七年的伦敦的家,住到了梭利村。自那以后,波特虽然没有停止创作,但更多的精力似乎都转移到了农场的经营及良种羊的培育上,还曾当选过全英Herdwick种牧羊协会的女性会长。在1930年出版了最后一本书《小猪鲁滨逊的故事》之后,她完全停止了作家的活动。 ·1943年12月22日,77岁的波特在梭利村长眠不醒。她留下遗言,把四千英亩土地、十五座农场以及若干小湖都留给了“The National Trust”。直到现在,那里还完美地保持着她创作图画书时的原貌,还看得见汤姆小猫、杰米玛·帕德尔鸭、小猪布兰德生活的场景。除了比得兔系列,这恐怕是她留给我们的最大一笔遗产了。她还委托一个她生前信赖的牧羊人把她的骨灰撒到了梭利村的丘陵之上,并命令他严守秘密。如今,那个牧羊人也已经不在人世了,没有人知道波特的骨灰撒到了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