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Eat Fried Worms
(2006)
【关于影片】 本片改编自托马斯·洛克威尔(Thomas Rockwell)所著的同名经典青少年读物,自从1973年出版以来,一直是书店里的必备书籍,现在,这本书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超过300万册。洛克威尔专门为儿童所著的小说中,有三本曾在世界夺得文学奖,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吃炸毛虫》--其实这样的中国译名并不准确,因为我们的小主人公比利需要吃掉的并非什么毛毛虫,而是表皮光滑、蠕动着爬行的蚯蚓。 编剧出身的导演鲍勃·道尔曼(Bob Dolman)第一次对这部经典的青少年读物产生兴趣时,正好是他的儿子出生没多久的时候,那时他还没有改行当导演,就像天下所有的初为人父者,道尔曼也想将全世界美好的一切都带给儿子……然后,他就发现了这部非常有趣的儿童作品,决定将它改编成一部专门为孩子所拍的趣味电影,这中间还做了无数次地修改。不过,由于后来道尔曼接下了其他电影的剧本工作,再加上这样一个过于“低龄”的故事实在是泛人问津,道尔曼只好将它束之高阁了好多年,直到他终于在2002年执导了处女作《摇滚姐妹》(The Banger Sisters),并因此结识了制片人马克·约翰逊,这个剧本才重新被提上了日程,得以重见天日。 如今,鲍勃·道尔曼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而他在重新阅读原著的时候,也看到了里面蕴含着可以在大银幕上出类拔萃的闪光点。故事的线索其实非常简单:一群小男子汉做下了一个赌约,那么里面的主要角色比利是否真的会吃下平时想都不敢想的蚯蚓来完成这场游戏呢?道尔曼以编剧的敏锐观察力发现了这里的有趣之处:原著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正是看着这群孩子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方式煮熟并吃掉这些虫子。 然而,如果照搬原著,一字不落,这个故事在大银幕上的体现就显得有点单薄了。所以,道尔曼在创作剧本时,不得不创造了一些原著上没有的场景甚至是角色,使得这本儿童读物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内容足够填充成了一部完整的影片。首先,为了更加突出主题以及节奏,道尔曼将整个事件的过程全部压缩进一整天里……其实在原著中,比利花了15天才吃完10只虫子,不过如果是电影的话,过程如此拖沓势必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所以将比利吃虫子的过程,变成一天,这样故事的紧迫感就出来了。 当然,道尔曼希望除了孩子们,各年龄段的男男女女都会喜欢这样一部充满童趣的影片。所以他专门为影片加进了许多原著中并不存在的角色,例如艾瑞卡,这位男孩中惟一的女孩,起到了一种性别平衡的作用;至于比利的弟弟伍迪,也是原著中不曾存在过的角色。 【蚯蚓特工队】 一想起蚯蚓蠕动着爬行的样子,身上就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更别提将它们变成佳肴送入口中了……估计光用想的,你的嘴里已经开始泛酸水了。蚯蚓本身也是《如果吃炸毛虫》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让其变得真实可信,也是导演鲍勃·道尔曼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出现在影片中的蚯蚓“种类”,大至为五种:真正的蚯蚓;特殊材料制成、浑身上下裹着一层粘液的蚯蚓(专门用来恶心人用的);橡胶制成的假蚯蚓;专门用来拍摄特写的拟真化数码蚯蚓以及可食用的糖浆蚯蚓--代表着影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它“假”蚯蚓对于现代电影技术来说,都是初级的初级,所以真正考验人的,是如何让真蚯蚓在拍摄期间“生龙活虎”。在影片还没有开拍之前,道尔曼专门请了一位洛杉矶的蚯蚓专家史蒂文·库彻--他同时还研究各种昆虫,库彻为剧组的工作人员讲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当然,库彻为这部影片做的最大贡献,还是奉献出的那几千条蚯蚓成体。离开之前,库彻还特别交待,温度是影响蚯蚓的主要外因,所以必须得保持它们处在一个冰凉的生存环境里。 可是不巧的是,影片恰恰要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七月开拍,所以,蚯蚓的“起居饮食”就变成了大问题。道具管理员德韦恩·格莱比主动要求照顾这批重要的“外来客”,他将片场的地下室变为“禁地”,在那里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蚯蚓乐园”,几千条不停蠕动的蚯蚓在他的照顾下生活在那里,除了控制温度,还在器皿里专门铺上了适合它们生存的土壤。同时,格莱比还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收集“食物”:包括烤面包渣、烤薄饼、水果或蔬菜碎片、辗碎的鸡蛋壳、咖啡的沉淀物以及干枯的花……全部都是用来喂蚯蚓的。 德韦恩·格莱比调来了另外五名工作人员组成了“互助组”,24小时轮流照顾这些蚯蚓。到了拍摄的时候,有活的蚯蚓“参与”的部分,就需要最严格的规定,就连温度都必须和培育蚯蚓的地下室保持一致。毫不夸张的说,这里蚯蚓的“待遇”,等同于星级的电影演员。拍摄结束后,蚯蚓们也都有了很好的归宿: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一人领养几条,放在了自家的后花园里…… ·2005年7月9日,影片公开招募临时演员,虽然明确只要200-400人,来应征的却有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