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08)
迷惘的一代 奥斯汀·奇克于2002年带来了他的导演处女作《真爱染色体》,镜头跟随着三个年少轻狂的少男少女,记录了他们一场疯狂的三人性爱……几年以后,他们才真正体会到这些无知的行为带给自己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损失。 而这部《八月钱潮》,则是奥斯汀·奇克的第二部导演作品,他选择了一个与处女作同样的情感领域,用一种相似的基调作为开场,仍然是全无对白式的:画面从一家位于曼哈顿西区新开业的夜总会里的洗手间开始,影片的主角汤姆·斯特林,和一个漂亮的女人挤在洗手间里,他站在洗手池边上,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而她则坐在洗手池上,他们可能认识、也可能不认识彼此,他们可能正在进行一次性爱交流。总之,后来汤姆离开了洗手间,悄悄地走进除了几个酒鬼几乎已经没人的舞池,他看了一眼铃声大作的手机,但并没有接听,他走出夜总会,走在大街上,最终被黎明前的黑暗所吞噬……这些画面充分显示出了一种对未来不知所措的茫然,奇克说:"在影片正式开始拍摄之前,我和几位制片人讨论了许多应该如何表现'迷惘的一代'的方式,其实根据年纪推测,我觉得把汤姆划分到'迷惘的一代'有点不太合适,因为他太年轻了,但是,关于这个世纪之交的互联网的大爆发,确实是近代史中一个非常具有关键意义的事件,尤其是当你想到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作用,就会更加地深有感触。所以,我不能确定汤姆是否可以成为网络工业兴衰史的一个代表,但我至少可以保证这个角色凝聚的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美国态度,就是那种,'我是美国人,我年轻,理解金钱的含义,我要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切都转变成对我有利的优势。'简单说来,与乔治·布什在对待伊拉克的态度上没什么两样,基本上就是满嘴喷粪,找借口给自己开脱。" 确实,当你看到影片中的汤姆以一个成功的企业人形象出现在一个市场分析的谈话类节目时,就能感受到现代社会是多么地瞬息万变了,因为他没有去录影棚,而是直接通过网络摄像头与主持人进行连线,用耳机和话筒进行交流,绝对是一个充满了时尚气息的场景设定,奥斯汀·奇克认为:"影片刚开始的几分钟里,我们有意在建立一种行为上的错觉,把汤姆的形象弄成了一种新式的摇滚明星,然后加进了一些有选择性、来自于2001年初的新闻胶片,由此引出汤姆上电视这一内容,有效地形成了一种时间范围的圈定,比如说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刚刚离婚、布什接任克林顿……这一切都帮助汤姆上升到一个拥有报道价值的地位,至少说明他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人了。同时,这段胶片也提示了另一个线索,那就是汤姆已经跃居为网络行业的先锋人物。我们都希望这个新闻剪辑可以以它特有的方式,尽可能快速且有效地为整个故事营造出一种时代氛围,虽然仅仅几分钟,却带来了可见一斑的真实性,其实这个时候的汤姆已经身在悬崖的边缘了,他刚刚建立起来的王国,即将走向毁灭的命运。" 洛杉矶的制片人大卫·盖伊·利维回想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由编剧霍华德·A·罗德曼创作的剧本时的情景:"那差不多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剧本的名字叫《计算机商业区》(Silicon Alley)。罗德曼之所以会产生创作这样一个故事的想法,其实是因为他从1948年由亚伯拉罕·鲍伦斯基执导的《痛苦的报酬》那里获得了灵感,里面讲述的是有关一个轻浮、喜欢花天酒地的律师与他非常有责任感的哥哥之间的恩恩怨怨……罗德曼几乎在看完这部经典之作后,立刻就决定写一个类似于'罗穆卢斯和瑞摩斯'那样的故事:两个兄弟一起建造了一个王国,以及随后发生的一些变故。"罗德曼则补充道:"这之后,差不多又过了几周的时间吧,我和一个以前大学时的室友聊天,他就是那种'名义上'的百万富翁,他的公司一直在亏损,不但没有产品,他甚至都没办法描述得清公司到底是干吗的。然而,公司损失的钱越多,名声也就越大--可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使用着一种全新的商业语言。" "9·11"之前的网络时代 有了创作方向之后,霍华德·A·罗德曼开始动笔,随后他很快就意识到,给一部影片起像《计算机商业区》这样的名字,实在是勾不起人们的观看欲望,罗德曼承认道:"我一开始构思的那个故事,都只是在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而已,无法带给人一种最直接的冲击,直到大卫·盖伊·利维帮我重新定义了一下剧本,将网络泡沫式的幻想结合进'9·11'恐怖袭击之后世贸大厦的倒塌……在他的帮助下,一切都显得更加深刻、更容易引起共鸣了,于是,我将影片的场景切换至曼哈顿比较偏僻的一角--那里很快就不再存在了,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荣耀与混乱中共同体会'9·11'来临之前最后的那些日子,所以影片的名字也改成了《八月钱潮》。"导演奥斯汀·奇克则认为:"当大卫·盖伊·利维把完成的剧本交给我之后,我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故事,它以一种美好的方式捕捉到了现代纽约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随后就发展成整个国家都在面对的危机。" 而霍华德·A·罗德曼对于奥斯汀·奇克也是赞誉有加:"奥斯汀·奇克之前的那部《真爱染色体》真的让我们所有人都震惊不已,他总是将我们推向故事更加深刻的一个层面。而我的剧本到了他的手中,最为明显的变化则出现在莎拉这个角色身上,在原来的版本中,她更像是一个密码式的人物,可奇克重新润色了这个角色,使其更加饱满,更加具有灵魂。" 奥斯汀·奇克和霍华德·A·罗德曼来来回回地研究剧本,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最终有了定论,然后就把剧本拿给纽约的制片人查理·科文,并找来《真爱染色体》的选角导演艾伦·帕克斯,开始物色合适的演员人选,这个过程,差不多又花了一年的时间。2006年底,《八月钱潮》的前期准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因为乔什·哈奈特的经纪人看过剧本之后,表示会向他推荐出演。随即,事态的发展渐入佳境,差不多到了2007年4月中旬,影片终于在纽约开拍,奇克说:"可以说,《八月钱潮》与哈奈特之前的任何作品都有着非常本质的不同,我一直想知道,他是否真的能够胜任这种刚愎自用、野心勃勃的家伙,我们坐在一起,就这个角色谈了很多,哈奈特也对我的问题持保留态度,他知道这对他是个巨大的挑战,不过,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舒适的合作方式。哈奈特是真的对这个角色充满了兴趣,因为汤姆可以帮助他彻底摆脱以前建立起来的邻家男孩的气质。汤姆的傲慢再加上哈奈特与生俱来的可爱气质,肯定能给影片带来一种独特的角色魅力,还有一触即发的紧张感和压力。" 当然,对于能给影片中的兄弟俩的另外一个也找到合适的扮演者,奥斯汀·奇克同样感到非常兴奋,他说:"亚当·斯科特属于那种成效显著的优秀演员,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伙伴,能有机会和他合作,真的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其实奇克几年前就见过斯科特了,差不多是在他出演完《飞行者》和《艺校的秘密》之后,奇克继续说:"那次会面之后,我就变成了HBO的电视剧《对我说,你爱我》的铁杆粉丝,因为斯特科在里面扮演了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角色,让我着实大吃一惊。看到我手中掌握的这些名字,我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为了看看斯科特和乔什·哈奈特是否合拍,我特别把他们带到了同一个房间里,他们相处得很融洽,这让我松了一口气。"奇克还表示,斯科特和哈奈特在影片中饰演的那对兄弟,有一组场景是他最最喜欢的,大致内容是一次公司的会议,汤姆斥责他的哥哥乔舒亚,让他当众道歉……奇克解释道:"后来乔舒亚狠狠地拍了汤姆的脑袋一下,用力的程度也超出了斯科特的预期,你可以透过镜头感觉得到他到底使了多大的力气。" 汤姆·克鲁斯会以他在电影中的形象出现在主角汤姆·斯特林的梦境与想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