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至暗时刻》的背后 电影镜头详解"敦刻尔克"始末

WY 2017.12.01 来源:1905电影网

“如果你身陷地狱,那么就继续前行。”——温斯顿·丘吉尔

1905电影网专稿 在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后,《至暗时刻》无疑是今年引进的最受关注的二战题材电影。

小编荣幸的在第一时间作为全球首批观影者先睹为快了这部由加里·奥德曼主演的传记电影。不得不说再次拜服在“狗爹”(因曾在《哈利·波特》中饰演小天狼星而获得的外号)的精湛演技下。用影迷们的话说:在摄影机开机的那一刻,加里·奥德曼已经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老而弥坚的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作为一部冲奥电影,私以为这部新片和同类型的传记片相比虽然还是趋于同质化、主旋律味道浓重,但这些并不妨碍我们欣赏加里·奥德曼的精彩表演。即使抛开传神的特效化妆,单从纯粹的表演细节来看:眼神、肢体动作、以及丘吉尔独特的吐字发音在他的演绎下都惟妙惟肖。

 

从这个角度对比看,奥德曼将丘吉尔嘴部微微撅起,时而抖动的微表情都近乎还原

更可贵的是,加里·奥德曼即使在饰演伟人时,也依然保持稳健的风格。在近期火热的综艺《演员的诞生》中,胡军批评新人演员们说:“你们在还没成为合格的演员时候就已经开始起范儿了。” 

和小鲜肉们有着鲜明对比的是:即使如“狗爹”这般的高水准,他也没有在戏中随便起范儿。收敛和爆发切换自如而且恰到好处,确实堪称影帝级表演。

 

奥德曼演绎丘吉尔讲起希特勒时强忍住的愠怒 

除了“狗爹”出色的表演外,这部电影能在《敦刻尔克》后上映,也让观众们能更深入的了解这段故事的始末。它展现了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前,处于时局动荡中的英国政府和国民们面对法西斯侵略而崛起的反抗意识,故事的时间点与《敦刻尔克》完美衔接,如同姊妹电影一样。奥德曼在采访中谈起《敦刻尔克》时,也调侃道:“感觉好像我们还有个贼贵的第二摄制组.”

 

在漫长的电影史中,以二战背景为题材的作品也为数不少。这场堪称人类史上的空前劫难,却为电影工作者们提供了无数的灵感。这可能是最讽刺和无奈的——人们总是在经历惨剧中后能反思。虽然身处于和平年代,但拜影像技术的再造力量所赐,我们也能回到过去,切身感受历史的沉重。在《至暗时刻》上映之际,小编就带大家通过电影的镜头回溯英国在二战中这段传奇的经历。

电影中的希特勒

1·二战开端 

经历一战后,世界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格局,德国作为战败国在凡尔赛条约下被持久打压,虽然在英美的帮助下大多数工商业有所恢复,但人民的悲观情结仍不断膨胀,这也成为了法西斯思想繁衍的温床。在电影《希特勒:恶魔的崛起》中,影片以略显煽动性的叙事风格展现了未来的帝国魔头——阿道夫·希特勒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成长历程。

年轻时期就被挖掘出的过人的口才

私下不停练习演讲的希特勒

凭借着过人的演讲才能和煽动能力,希特勒最终在党派的支持下成为德国元首,并率领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将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思想在德国大肆宣扬。所谓顺应时事,希特勒的出现从另种角度来看,也是德国人民的需要——彼时的德国希望有一位力挽狂澜,改编时局的领导者出现,然而希特勒的疯狂显然远远超出了德国人民的想象。

在各地演讲中,希特勒不断宣扬种族主义和反共产主义思想

由于内外的种种经济、政治因素,战争手段下的扩张成为希特勒的必选之路。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德国出兵闪击波兰下正式拉开序幕。

1939年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

德波战争中,波兰的人力物力均远逊于德军,再加之被苏联同时夹击,波兰仅在一个月后就宣布投降。在荣获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电影《钢琴家》中,我们能看到彼时饱受德军摧残的波兰人民的真实境况。

 

艾德里安·布洛迪饰演的钢琴家史标曼在电台演奏时便遭遇战火的波及

被德军残害的波兰少女们

德国军官残忍的枪杀普通市民

而此时的英国,由阿瑟·尼维尔·张伯伦出任首相。和法国一样同为波兰的同盟国,面对德国凶猛的侵略态势,张伯伦依然恪守绥靖政策——即表面上与德国宣战,但为了保证英国免于战争,实则是宣而不战隔岸观火,这也直接导致了波兰的惨败。在《至暗时刻》中,我们能更清晰的看到张伯伦的战时态度。

 

罗纳德·皮卡普饰演的张伯伦

在英国议会中,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其实早就不满意张伯伦这种柔软的手段。早在英德意法四国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时,丘吉尔就曾预言:“这是西方民主国家对纳粹的投降,欧洲其他国家必然会食其恶果。”最终事实也不幸被其言中。

这里还特别要提下的是,在英国对德国宣战时,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曾发表过一段著名的演讲——《与民同在》。没错,这位国王就是电影《国王的演讲》中那位磕磕巴巴的口吃王子。

 

在《至暗时刻》中,著名英国演员本·门德尔森出演了乔治六世。和《国王的演讲》不同,新片中的乔治六世的政治态度更接近史实,他对于纳粹和希特勒的暧昧态度一直备受历史学家们的争议。

战时地图

2·德军入侵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家

在拿下波兰后,整顿好部队的纳粹德国如丘吉尔所预言的,开始继续染指欧洲大陆的其它国家,而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法国和英国,而想要入侵两个大国,必须要越过荷兰、比利时、丹麦这些国家。

从地图中可以看到,德军的作战计划是利用强大的装甲部队,撕开英法联军的口子,将其战斗力分割开来。而想要做的这一点,就要先扫平挡在英法前面的其它欧洲小国。面对德军的铁骑,荷兰、比利时、丹麦这样的军事实力贫弱的国家根本无法反抗。几国领导人在投降后纷纷流亡于英国。

在电影《安妮日记》中,身处阿姆斯特丹的少女安妮用日记记录下了被纳粹占领的荷兰。

 

安妮与家人在破碎的窗前

安妮一家亲眼目睹了战争的爆发

电影《开战日》中重现了丹麦被德国闪击的战争场面,丹麦日德兰岛的自行车连队和摩托车连队最先和德军交火,但在实力悬殊极大情况下,不得不选择撤退守城。

  

《沉静如海》中,影片讲述了一个法国少女的家被德军军官征用的故事,电影中我们能看到法国的城镇中到处都是德国士兵。

在德国入侵比利时后,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比利时便宣布投降,姗姗来迟的英法联军也因此不得不退出比利时,最终40万联合军被3个凶残的德国装甲师逼退至英吉利海峡边的一个港口,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著名战场——敦刻尔克。

在这被围困的几十万大军中,可以说凝聚了英国军士中的精华,许多参加过一战的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兵都在其列,失去这些战力对英国无疑是灭顶之灾。

3·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组阁

故事线终于走到了《至暗时刻》电影的开始。在遭到天怒人怨的张伯伦内阁下台后,丘吉尔作为“备选”得到了议会的支持,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丘吉尔这个有着历史污点(1915年达达尼尔海峡惨败)的海军大臣绝非下任首相的最佳选择。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才是张伯伦希望看到的继任者。

 

斯蒂芬·迪兰饰演的哈利·法克斯子爵

《至暗时刻》中还原了这段选举的原貌,这位竞争对手最后主动退出了首相之争,理由是他认为自己无法应付上议院,也没有得到大众足够多的支持。于是丘吉尔就这样披挂上任了。

当人们谈起温斯顿·丘吉尔时,总忘不了提及他高超的演讲能力,甚至可堪比擅长煽动和忽悠的希特勒。在《至暗时刻》中,加里·奥德曼也凭借超群的台词能力还原了几段丘吉尔的演讲名篇。而导演为了营造庄严中不失澎湃的演讲气氛,更是要求奥德曼在片场真实面对数百位饰演议员的演员们进行演讲。

这一片段就是丘吉尔的任职后著名的任职演讲——《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

“我向国会表明,一如我向入阁的大臣们所表明的,我所能奉献的唯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所面临的将是一场极其严酷的考验,将是旷日持久的斗争和苦难。”

敦刻尔克大撤退  

3·敦刻尔克大撤退


强势的丘吉尔的上任无疑为英国国民注入一针强心剂。但对于丘吉尔本人来说,摆在面前的局势是一大堆烂摊子——外有咄咄逼人、企图在敦刻尔克歼灭英国军队的纳粹铁蹄,内有政见向左、妄求谈判解决争端的一众前内阁成员。此时的丘吉尔表现出了超人的坚定和勇气,拒绝和纳粹和谈的他在战时指挥所中临时紧急制定了举世闻名的“发电机行动计划” 。

按照计划,由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全权指挥,发动大批船员和民用船只从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进行营救。最初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三万人。但这支杂牌船队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三十三万五千人。就像我们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敦刻尔克》中看到的那样。

纪录敦刻尔克战场的电影还有很多,例如1969年的《伦敦上空的鹰》

 

由“一美”詹姆斯·麦卡沃伊主演的电影《赎罪》中,一美饰演了一位参与了敦刻尔克撤退的士兵。

 

BBC的纪录电视剧《敦刻尔克大撤退》 中,影片通过历史影像和演绎结合的方式为观众重现了彼时在敦刻尔克境内为撤离队伍布置防线的英法士兵们。

 

剧中我们还能捕捉到了一只年轻的“卷福”~ 他饰演的吉米·兰格丽中尉在敦刻尔克战役中失去了手臂

当然除了英国军队外,法军对于此次撤退也是有所贡献的,例如在法国里尔被困的4万法军就有效的牵制了德军的陆军部队,为大撤退争取了时间,而这4万法军在战后几乎全军覆没。

敦刻尔克撤退计划成功后,《至暗时刻》中还原了丘吉尔在下议院中的一段著名的报告演讲,这段演讲也是全片最燃的片段之一。

 

“我们必须非常慎重,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著名的“胜利剪刀手”

“敦刻尔克大撤退”作为二战中逆转战局的大事件之一,随着丘吉尔振奋人心的演讲最终告一段落。在电影世界中我们看到的历史虽然同样震撼人心,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电影是基于现实基础再创造的艺术形式, 更多的是有倾向性的“真实”,而非绝对真实。

例如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电影之一——纳粹党的宣传片《意志的胜利》,其中的拍摄手法极具艺术性,内容却十分反动

现实中的电影历史之于大众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普世价值。美国曾做过一份研究报告,其中显示在受访群体中,81%在此前一年里看过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但只有53%的人在同一时期看过历史题材的书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现象显然已经远不限于美国了,“影视史学”观念对近现代受众影响还在不断加深中。因此对于历史题材作品,在相对性的宽容之上,我们应该理性分辨演义和事实,这也是一种对现有历史资源的尊重。

文/WY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