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百花齐放的五年 中国电影新力量集体发力势如破竹

班克 2017.10.23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已于10月18日顺利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文艺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的确,自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艺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实践中扎根生活,拍摄了许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影视作品。

而这一点,从近5年的影市“爆款片”来看,也都有迹可循,2012年,一部围绕“商业机密争夺”展开,夹带着异域色彩的公路喜剧《人再囧途之泰囧》,将主人公的中年危机用一段十分接地气的奇幻之旅来展现,让人爆笑不止,影片不仅以12.71亿的成绩打破此前《画皮2》创造的国产影片票房记录,也让一位优秀的新导演徐峥浮出水面。

2016年,由马思纯周冬雨主演的《七月与安生》,用两位女生从少年到成年间的友情变化书写了一副楚楚动人的青春画卷。片中两位新生代演员的精湛表现,得到了诸多电影节的青睐,接连获封“90后最佳女主角”。而影片被高度赞誉的精准台词和剧情结构,也离不开两位新晋编剧许伊萌、李媛的贡献,二人随后持续发力,创作出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喜欢你》

2017年,突破主旋律叙事框架的《战狼2》,不仅以56.79亿的票房成绩打破了《美人鱼》创下的华语电影票房记录,还将代表中国内地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而同为主旋律题材的《建军大业》,也汇聚了大量新生代演员,在主创认真负责、坚持精品的态度下,影片票房也突破4亿。

回顾十八大以来的的影市盛况,每一部爆款影片的背后,都饱含新晋影人旺盛的创作精力和创新精神。他们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也为影市带来了高规格严要求的作品,而“电影新力量”也因此成了这5年来绝对不能忽视的一个关键词。

新导演:关注时代情怀和社会环境,传递中国文化价值

近年来,中国电影导演行业的入行门槛,已不在局限于高等艺术院校科班出身的人才,而是对更多具有综合艺术素质的俊杰展开怀抱。在近5年里,许多已经身在文艺圈的人士,如演员、编剧、作家、主持人也都跃跃欲试、当起了导演,如吴京大鹏徐峥邓超韩寒李晨闫非彭大魔、周申、刘露、宋阳、张吃鱼等,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题材里大展拳脚,获得的成绩也令人刮目相看。

在这波跨界当导演的潮流当中,家国情怀和社会关切成了他们“不约而同”的表达主题。主旋律题材的《战狼》《空天猎》,展现了吴京和李晨在平衡奇观特效与动作片叙事的卓越能力,并突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鹏拍摄《煎饼侠》《缝纫机乐队》和韩寒执导的《后会无期》《乘风破浪》,则聚焦小人物的逐梦历程和故乡情愫,十分接地气。“开心麻花”出品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在邀请原话剧版导演执导后,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作品的现实关切,以搞笑的逗趣的方式予以人适当的反思。

在类型片方面,以陈正道路阳徐皓峰程耳卢正雨曾国祥为首的新生代导演也开始崭露头角。其中,陈正道操刀的惊悚系列—《催眠大师》《记忆大师》,证明了华语电影也可以把软科幻和惊悚元素糅合的精妙绝伦,而《绣春刀》系列和徐皓峰的《箭士柳白猿》《师父》等作品的问世,也将传统武侠片和新派武侠片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传递了中国的文化价值

除此之外,像刁亦男毕赣张大磊忻钰坤等以拍文艺片为主的新导演,也凭借《白日焰火》《路边野餐》《八月》《心迷宫》等影片,凭借屡获国际电影节奖项,创作才华锋芒毕露。

新编剧:打破类型壁垒,创作贴近生活

剧本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源头和根本,只有把剧情、人物等打磨好,才能为导演的二度创作打下基础。也正因为编剧的重要性,在当前电影行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新编剧对中国电影类型的探索和完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年间,以鲍鲸鲸、李媛、许伊萌、任鹏、顾小白陈舒苏彪为代表的新编剧通过扎实的本子脱颖而出,撰写了《闪光少女》、《七月与安生》、《喜欢你》、《催眠大师》、《记忆大师》《心理罪》和《绣春刀》等题材各异、风格不同的作品。

仔细品味这几部作品的特点,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就是敢于突破和创新。《闪光少女》,就用“起于青春、止于青春”的格局将二次元青春与民族乐来了次大融合,完全抛弃了国产青春片的惯用伎俩和老套桥段,最终收获6469万票房。

在国内少见的惊悚片领域,任鹏运用西方经典叙事技巧的基础,将两部“大师”系列做了恰当的本土化结合,效果十分震撼。而《绣春刀》的出现,则做了一次传统武侠片叙事精髓的回归,让曾经风光无限的华语类型片再绽光彩。

新演员:突破自身局限,勇于尝试敢于突破

有了好导演和好剧本后,还需要好演员的三度创作,将纸上的传奇化为灵动的演绎。可喜的是,在这段期间里,中国新生代演员并没有青黄不接。5年来,以周冬雨、马思纯、彭于晏鹿晗王俊凯欧豪刘昊然张艺兴黄轩杨洋宋洋任素汐赵丽颖为代表的青年演员,在作品中迅速成长担起重任,让影市的繁荣之火烧得更加旺盛。

新时代的电影市场,为怀有表演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许多选拔入行的方式。但不管哪种方式,青年演员都需要经过一部部作品的打磨,出落为更好的演员。年纪小就开始挑大梁,必然会面临许多质疑,而回应反对声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作品说话,

在2016年,周冬雨和马思纯凭借《七月与安生》中的表现,双双摘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桂冠,让业内外人士切实看到了“小花”们的实力。而在2017年的《建军大业》中,欧豪、张艺兴、鹿晗在内“小鲜肉”,也导演刘伟强的指导下,打破偶像枷锁,努力贴近英雄人物,还原了他们的气魄和胆识,广获好评。

新出品人、制作人:品质为先,不迷信“IP论”

一部电影从开发到上映,除了演员、导演、编剧的努力外,出品人和制片人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成熟出品人具备良好的项目鉴赏力,可以为不同的项目匹配合适的制作人,而优秀的制作人又可以带着导演走,以此来把控电影项目的品质,衡量电影上映后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往常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电影出品人和制作人,像喇培康江志强于冬曾茂军王长田覃宏等都是各大影视公司的高层,或者是经手过无数成功项目的资深人士。而伴随着当今稳步前进的影市发展趋势,以宁浩董子健、董宸辰、彭宇、杨城为代表的新兴出品人和制作人也“应运而生”,扛起了大梁,先后参与了《绣春刀》、《捉妖记》《南极绝恋》《暴雪将至》《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等电影。

这几位出品人、制片人虽年年纪不长,但都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准的判断力,而这些资源也让他们用新时代的眼光,去发掘新兴导演和编剧,以此形成行业内的良性循环,达到互哺的效果。

在前几年,电影市场因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曾刮过一阵“背离创作、追求商业诉求高于艺术价值”的妖风。而IP也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诸多资本青睐的“题材”。但庆幸的是,这些浮躁的现象,却鲜少在新兴出品人、制片人的身上出现。在电影产业风云变幻的今天,他们能够坚持以品质为先,拒绝炒作IP,也凸显了新生代电影人的魄力。

纵观这5年来“电影新力量”的优越表现,再次证明了电影产业需要的“团队效应”。它不仅需要镜头前魅力尽显的演员,还需要镜头背后的导演、编剧、摄影、灯光、剪辑、录音等等每一个工种的配合。也正是他们的辛勤耕耘,构成了中国电影乘帆远洋的新力量。

而伴随着越来越开放的创作态度和多元化的创作渠道,中国电影也必将伴随源源不断的新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文/班克

最惹眼球